中易网

求古代的重量单位

答案:3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2-07 04:26
求古代的重量单位
最佳答案
古 代 的 重 量 单 位:升、斗、歌珥等
"他连得"(talent,又译"塔兰特")是古代以色列人使用频率很高的重量单位。

1"他连得"约等于30公斤(kg)。1他连得= 3000"舍客勒"(shekels)。

从以色列的"他连得"可考证中国古代的"石"(念dan)单位与之的对应关系。

在中国战国时期(再早似乎没有该单位),1石= 30公斤。也就是说,1战国"石" = 1以色列"他连得"!换话说,中国的"石"(dan)就是以色列的"他连得"。但在其后的不同时期,该单位分量有所不同,或多或少都有,皆围绕30,000克。

两者发音也接近。中国的"石"本来念"shi",为什么单单在度量衡上取名为"dan"很说明它的特性:因为古代这么重的单位不可能使用珍贵的金属做砝码,只能使用常见易得的石头(见图),但由于它原先发音(接近)"talent",所以就把30公斤重的石头砝码按照中国人把外语中的名词通常最前或最后一个音节而简化的习惯就叫"石"(dan)了。假如我们连读"talent",就发现简读为"dan"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t""d"爆破音在发音中的互换本来就很常见,再加上"l"元音化倾向,所以转换为中国的"dan"毫不为怪。

舍客勒(shekels或shekalim):又可翻译为"谢克尔",古以色列、巴比伦等地的重量或货币单位,标准的说法是"约为半盎司"。或者说:2舍客勒= 1盎司。

1盎司等于31克。战国时期(楚国)"1两"等于15.6克,所以1(以色列)舍克勒=(战国)1两!中国"两"的称呼很可能是"shekalim"最后一个音节"lim"的简称和变异。在古代语言不确定时期,由"林"转换为"两"很容易理解。

同时,由于"1战国釿"(31.5克)= 2战国两;所以,英国1盎司=战国(魏国)"1釿"(31.5克)!

这种全球度量衡的接近,尤其是相等,绝对不可等闲视之,是远古共同文化渊源的重要信息,几乎可以与人种基因等恒定因素同样看待。假如不是文化传承,怎么可能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约而同?另外它们几乎全部出现于中国传统历史观中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我觉得中国的历史必须重新改写:承认至少从商朝开始中国已经与中东以色列等国有广泛的文化联系。中国学术界现在已经承认有一条"玉石之路"从中原大地一直通到新疆西域,时间为商朝。但是,我认为这依然是拘谨的,应该把范围再扩大,把时间再提前。

以色列1季拉(gerahs):约合0.78克。中国战国前后1两= 15.6克。

可以说:2"以色列"季拉=中国1/10两。实际上这个以色列"季拉"就相当与中国"1钱"的重量。中国1两= 10钱。但是我没有看到战国时期有"钱"单位的使用。

中国战国时期1斤=今天中国1市斤。1公斤= 2今天中国市斤。

1(东周)寽= 1战国斤= 2(东周)冢= 250克。

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斤两之间可以理解为8进位,半斤为一常用单位的话,半斤= 8两,1两= 3 X 8铢(楚国)。实际上有一个单位"釿"就是"8两"单位。古代中国16两为1斤,故:1斤= 2釿= 2 X 8两。

但10进位的整数也不缺乏:1镒(魏、韩) = 10釿(魏、韩)。

液量单位:

1(以色列)歌铒(measure)= 0.5品脱。《圣经》中有"二万歌珥"的说法。也就是说:20000歌珥=西方10000品脱。换句话说,1(英国)品脱= 2(以色列)歌铒1品脱= 0.5683L(公升,为避免与中国升混淆后面一律采用"L"替代"公升")。1L = 2品脱。也就是说:1L = 2 X 2"歌珥"。

我奇怪地发现这样一个对应:中国周制1斗= 2L。

也就是说:中国周制1斗= 2L!周制1斗= 2 X 2英国品脱。1周制斗= 2 X 2 X 2"歌珥"。

1L = 5周制升。1周制斗= 10周制升。

演变到现在中国传统依然使用的单位,1市斗= 10市升= 10L!这种恰好相等让人迷惑。考虑到古代计量工具的不严格,本节对比一般不计算小数点之后的单位。

《圣经》中以色列20000歌珥= 10000英国品脱= 5000L = 1000(周制)升= 100(周制)斗!

罢特(baths):古代以色列液量单位,今天约旦依然使用,一般翻译为"巴思"。体现了古代计量单位的原始性,取已有的物品为计量标准,为古代人一次洗澡水量也未可知,1罢特大约为37-40.546L。

战国1斛= 20L,也就是说,很可能:1罢特=战国2斛(按最大值)。

我还发现一个整数:中国楚国1筲=今天的1L!

明清时期的1合= 100cc!对应关系基本整齐。

前面已说过:中国东周1斗= 1 Seir。"Seir"是个《圣经》常用地名,它如今作为液量和重量单位出现在印度,我相信这个计量单位一定首先出现于中东,然后才流传到印度,最后成为中国的量衡单位"斗"。

《圣经》中还有一个干量单位"伊法"(ephah)。1 ephah约等于1英国蒲式耳(bushel)。假如拿英国古老的"夸脱"(qt)来比较可能还有新发现。
全部回答
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 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 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
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据史书称,黄帝设立了度、量、衡、里、亩五个量;舜召集四方君长把各部族的年月四季时辰、音律和度量衡协同起来;夏禹治水使用规矩准绳为测量工具,并以自己的身长和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度量衡的萌芽情况。真正有信物可作佐证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记有“金十寽”、“丝三寽”、“金十匀”的文字。金即铜,“寽”和“匀”是计量的单位名称。说明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已经有了计量重量的手段。度量衡的产生,是和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分不开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度量衡也在不断变化。《礼记》、《周礼》都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开始推行严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并设置了主管的官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由官府监制成套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 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即逐渐地由粗糙变成精细,由简单变成复杂,特别是在器量上经历了由小变大的过程。这一特点可从唐•李淳风所撰《隋书•律历志》中得到有力的说明。《隋书•律历志》列举了从周到隋的十五种尺,经用晋前尺来作比较后发现,十五种尺的长短虽不相同,但都有由短而长的倾向,从周代到东魏,尺的长度共增长了五寸零八毫。近人王国维在《论现存历代尺度》中也指出:“尺度之制由短而长,殆成定例。”其实,这个结论对度量衡各个单位都是适用的,即尺度的演变由短而长,容量的演变由小到大,权衡(重量)的演变由轻而重。反映在中医药处方中,古方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迭变,以致实际分量与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现代相差尤甚。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其变易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混淆古今计量概念。 盏、杯、碗、盅 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小杂粮土特产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他问我题然后我回答了他就给我屏蔽
红军羊肉板面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情
腾讯网是怎么了,真是好慢呀!我的电脑打开别
小蚂蚁 300充电方便吗,有时候会出远门,怕不
英语手抄报 enjoy English enjoy reading
福建千里香馄饨王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民生银行信用卡还款了有没有账单提醒阿
装修找装修公司还是私人老板好呢?
荷花水中鱼有关诗句
怎样输入齿轮设计的一些基本参数
怎么看男人穿丝袜?
中国电信天翼互联网手机卖场这个地址在什么地
华为p20价格多少
发现手机比苍蝇拍都好用,打开手机闪光灯 一
推荐资讯
微信6.5版本怎么开通刷卡功能
法士特十挡箱随动阀漏油刚换的新的o型圈也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什么眼镜片不能用酒精擦
中间继电器可以理解成辅助常开或常闭触头吗?
英语求教 您点的这道菜需要五分钟才能好,您
亭子村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哈尔滨到广东汕尾市飞机
蓝月亮手洗专用洗衣液一泵是多少克呢?
挑战名言:谁能给一段思辨性的语言,撼动“学
搞了辆3000,冷车怠速抖,到90°怠速高[在150
这个是什么意思?要我花钱还是给我钱啊?什么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