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答案:2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12-21 06:11
要带些必要的注释的版本,有些典故我不是很了解,导致近些天读经很吃力。
最佳答案
金刚经启请
(若有人持受金刚经者先须至心念净口业等真言
然后启请八金刚四菩萨名号所在之处常当拥护)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nā)无(mó)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净口业真言注音:
ōng,xiū lì xiū lì,mó hē xiū lì,
xiū xiū lì,sà pó hē。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净三业真言注音:
ōng,suō wá,pó wá shú tuó,suō wá dá mó
suō wá,pó wá shú duó hàn。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安土地真言注音:
ná mó sān mān duō 。mú tuó nán。
ōng 。dù lu dù lu 。dì weǐ suō pó hē。

普供养真言 
唵ong 哦yē哦yē曩nǎng 三sān婆pó缚wá 伐fá日rī啰là斛hòng
奉请八金刚
奉请 青除灾金刚 (除一切众生宿世灾殃,主大海)
奉请 辟毒金刚 (除一切众生瘟毒病患,主灾毒)
奉请 黄随求金刚 (令一切众生所求如愿,主功德)
奉请 白净水金刚 (除一切众生热恼苦,主一切宝)
奉请 赤声火金刚 (除一切众生无明见,主生风)
奉请 定持灾金刚 (除一切众生灾难苦,主琉璃)
奉请 紫 贤金刚 (令一切众生开悟解,主坚牢)
奉请 大 神金刚 (令一切众生智芽成就,主龙)

奉请四菩萨
(四无量心亦名四智,一大圆镜智,二妙观察智,三平等性智,四成所作智。)
奉请 金刚眷菩萨(慈也)。
奉请 金刚索菩萨(悲也)。
奉请 金刚爱菩萨(喜也)。
奉请 金刚语菩萨(舍也)。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皈命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南(nā)无(mó)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jì)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无尽藏真言
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
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
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般若无尽藏真言注音:
nā mó bó qié fá dì,bō lì rě,bō luó mì duō yì。
dá zhí tuō,ōng,hé lì,dì lì,shìlì,
shù lǔ zhī,sān mì lì zhī,fó shè yì,suō hē。

金刚心真言 唵,乌伦尼,娑婆诃。
金刚心真言注音:ōng,wū lún ní,suō pó hē。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
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补阙真言注音:
nā mó hē là dá nà,duō là yè yē。
qié là qié là。jù zhù jù zhù。
mó là mó là。hǔ là,hōng。hè hè,
sū dá ná,hōng。pō mò ná,suō pó hē。

补缺圆满真言
唵(ong)呼嚧呼嚧(hu lu hu lu)
社曳穆契(she yi mo qie) 娑诃(suo he)

普回向真言
唵,娑摩啰,娑摩啰。弭摩曩,
萨缚诃。摩诃斫迦罗嚩吽。
普回向真言注音:
ōng,suō mó là,suō mó là,mǐ mó nǎng,
sà pó hē。mó hē zhuó jiā luó wá hōng。

金刚赞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谢谢采纳....
全部回答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尔时,具寿妙生,在大众中,承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利益,益诸菩萨;能以最胜付嘱,嘱诸菩萨。世尊!若有发趣菩萨乘者,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佛告妙生:“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来以胜利益,益诸菩萨;以胜付嘱,嘱诸菩萨。’妙生!汝应谛听,极善作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摄伏其心。”妙生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妙生:“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当生如是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尽诸世界所有众生,如是一切,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虽令如是无量众生证圆寂已,而无有一众生入圆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萨有众生想者,则不名菩萨。所以者何?由有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故。 “复次,妙生!菩萨不住于事,应行布施。不住随处,应行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应行布施。妙生!菩萨如是布施,乃至相想,亦不应住。何以故?由不住施,福聚难量。 “妙生!于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知量不?”妙生言:“不尔,世尊!”“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虚空,可知量不?”妙生言:“不尔,世尊!”“妙生!菩萨行不住施,所得福聚不可知量,亦复如是。” “妙生!于汝意云何?可以具足胜相观如来不?”妙生言:“不尔,世尊!不应以胜相观于如来。何以故?如来说胜相,即非胜相。” “妙生!所有胜相,皆是虚妄。若无胜相,即非虚妄。是故应以胜相无相观于如来。”妙生言:“世尊!颇有众生,于当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闻说是经,生实信不?” 佛告妙生:“莫作是说:‘颇有众生,于当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闻说是经,生实信不?’妙生!当来之世,有诸菩萨,具戒具德具慧,而彼菩萨,非于一佛承事供养,植诸善根;已于无量百千佛所,而行奉事,植诸善根。是人乃能于此经典生一信心。 “妙生!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彼诸菩萨当生当摄无量福聚。何以故?由彼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 “彼诸菩萨,非法想,非非法想,非想,非无想。何以故?若彼菩萨有法想,即有我执、有情执、寿者执、更求趣执。若有非法想,彼亦有我执、有情执、寿者执、更求趣执。妙生!是故菩萨,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密意宣说筏喻法门,诸有智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来于无上菩提有所证不?复有少法是所说不?”妙生言:“如我解佛所说义,如来于无上菩提实无所证,亦无所说。何以故?佛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彼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圣者,皆是无为所显现故。” “妙生!于汝意云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此福聚者,则非是聚,是故如来说为福聚、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能于此经乃至一四句颂,若自受持,为他演说,以是因缘所生福聚,极多于彼无量无数。何以故?妙生!由诸如来无上等觉,从此经出;诸佛世尊,从此经生。是故妙生!佛法者,如来说非佛法,是名佛法。 “妙生!于汝意云何?诸预流者颇作是念:‘我得预流果。’不?”妙生言:“不尔,世尊!何以故?诸预流者,无法可预,故名预流。不预色、声、香、味、触、法,故名预流。世尊!若预流者作是念:‘我得预流果。’者,则有我执,有情寿者更求趣执。” “妙生!于汝意云何?诸一来者颇作是念:‘我得一来果。’不?”妙生言:“不尔,世尊!何以故?由彼无有少法证一来性,故名一来。” “妙生!于汝意云何?诸不还者颇作是念:‘我得不还果。’不?”妙生言:“不尔,世尊!何以故?由彼无有少法证不还性,故名不还。” “妙生!于汝意云何?诸阿罗汉颇作是念:‘我得阿罗汉果。’不?”妙生言:“不尔,世尊!由彼无有少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果。’者,则有我执,有情寿者更求趣执。世尊!如来说我得无诤住中最为第一。世尊!我是阿罗汉离于欲染,而实未曾作如是念:‘我是阿罗汉。’世尊!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者,如来即不说我妙生得无诤住,最为第一。以都无所住,是故说我得无诤住、得无诤住。”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颇有少法是可取不?”妙生言:“不尔,世尊!如来于然灯佛所,实无可取。” “妙生!若有菩萨作如是语:‘我当成就庄严国土。’者,此为妄语。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如来说非庄严,由此说为国土庄严。是故,妙生!菩萨不住于事,不住随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应生其心;应生不住事心,应生不住随处心,应生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心。 “妙生!譬如有人,身如妙高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妙生言:“甚大,世尊!何以故?彼之大身,如来说为非身。以彼非有,说名为身。”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数,复有如是沙等弶伽河,此诸河沙,宁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河尚无数,况复其沙。” “妙生!我今实言告汝。若复有人,以宝满此河沙数量世界,奉施如来,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一颂,并为他说,而此福聚,胜前福聚无量无边。 “妙生!若国土中有此法门,为他解说,乃至四句伽他,当知此地,即是制底,一切天、人、阿苏罗等,皆应右绕而为敬礼;何况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则为最上第一希有。又此方所,即为有佛,及尊重弟子。 “妙生!于汝意云何?颇有少法是如来所说不?”妙生言:“不尔,世尊!无有少法是如来所说。” “妙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尘,是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诸地尘,佛说非尘,故名地尘。此诸世界,佛说非界,故名世界。” “妙生!于汝意云何?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观如来不?”妙生言:“不尔,世尊!不应以三十二相观于如来。何以故?三十二相,佛说非相,是故说为大丈夫相。”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弶伽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一颂,并为他说,其福胜彼无量无数。” 尔时,妙生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我从生智以来,未曾得闻如是深经。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妙生:“是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如是应持。何以故?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则非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若复有人,闻说是经生实想者,当知是人最上希有。世尊!此实想者,即非实想,是故如来说名实想、实想。世尊!我闻是经,心生信解,未为希有。若当来世,有闻是经,能受持者,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彼人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所以者何?世尊!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即是非想。所以者何?诸佛世尊离诸想故。” “妙生!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第一希有。何以故?妙生!此最胜波罗蜜多,是如来所说诸波罗蜜多。如来说者,即是无边佛所宣说,是故名为最胜波罗蜜多。 “妙生!如来说忍辱波罗蜜多,即非忍辱波罗蜜多。何以故?如我昔为羯陵伽王割截支体时,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我无是想,亦非无想。所以者何?我有是想者,应生嗔恨。妙生!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我于尔时,无如是等想。是故应离诸想,发趣无上菩提之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都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住法,不应住非法,应生其心。何以故?若有所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妙生!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此众生想,即为非想;彼诸众生,即非众生。何以故?诸佛如来离诸想故。妙生!如来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妙生!如来所证法及所说法,此即非实非妄。妙生!若菩萨心住于事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不住事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故菩萨不住于事应行其施。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为他演说。如是之人,佛以智眼悉知悉见,当生当摄无量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不生毁谤,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妙生!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他说,如来悉知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议福业之聚。当知是人,则为以肩荷负如来无上菩提。何以故?妙生!若乐小法者,则着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更求趣见,是人若能读诵受持此经,无有是处。 “妙生!所在之处,若有此经,当知此处,则是制底,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所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香花供养其处。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典受持读诵演说之时,或为人轻辱。何以故?妙生!当知是人,于前世中造诸恶业,应堕恶道,由于现在得遭轻辱,此为善事,能尽恶业,速至菩提故。 “妙生!我忆过去过无数劫,在然灯佛先,得值八十四亿那庾多佛,悉皆供养承事,无违背者。若复有人,于后五百岁正法灭时,能于此经受持读诵,解其义趣,广为他说,所得功德,以前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算分势分比数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妙生!我若具说受持读诵此经功德,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疑惑不信。妙生!当知是经不可思议,其受持者,应当希望不可思议所生福聚。” 复次,妙生白佛言:“世尊!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佛告妙生:“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当生如是心:‘我当度脱一切众生,悉皆令入无余涅盘。虽有如是无量众生证于圆寂,而无有一众生证圆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萨有众生想者,则不名菩萨。所以者何?妙生!实无有法,可名发趣菩萨乘者。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颇有少法是所证不?”妙生言:“如来于然灯佛所,无法可证,而得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妙生!实无有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所证悟,得大菩提。若证法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摩纳婆!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无所得故,然灯佛与我授记,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妙生!言如来者,即是实性真如之异名也。 “妙生!若言:‘如来证得无上正等觉。’者,是为妄语。何以故?实无有法如来证得无上正觉。妙生!如来所得正觉之法,此即非实非虚。是故佛说:‘一切法者,即是佛法。’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来说为非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妙生!譬如丈夫,其身长大。” 妙生言:“世尊!如来说为大身者,即说为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若菩萨作是语:‘我当度众生令寂灭。’者,则不名菩萨。妙生!颇有少法名菩萨不?”答言:“不尔,世尊!” “妙生!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更求趣。’ “妙生!若有菩萨言:‘我当成就佛土严胜、佛土严胜。’者,如来说为非是严胜,是故如来说为严胜。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无性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菩萨。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妙生言:“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数,复有如是沙等弶伽河,随诸河沙,有尔所世界,是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此世界中所有众生,种种性行,其心流转,我悉了知。何以故?妙生!心陀罗尼者,如来说为无持,由无持故,心遂流转。何以故?妙生!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妙生。于汝意云何?若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是人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若此福聚是福聚者,如来则不说为福聚、福聚。 “妙生!于汝意云何?可以色身圆满观如来不?”“不尔,世尊!不应以色身圆满观于如来。何以故?色身圆满、色身圆满者,如来说非圆满,是故名为色身圆满。” “妙生!可以具相观如来不?”“不尔,世尊!不应以具相观于如来。何以故?诸具相者,如来说非具相,是故如来说名具相。”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来作是念:‘我说法。’耶?汝勿作是见。若言:‘如来有所说法。’者,则为谤我。何以故?言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妙生白佛言:“世尊!于当来世,颇有众生,闻说是经,生信心不?” 佛告妙生:“有生信者,彼非众生,非非众生。何以故?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妙生!于汝意云何?佛得无上正等觉时,颇有少法所证不?”妙生言:“实无有法是佛所证。”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此中无有少法可得,故名无上正等菩提。妙生!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更求趣性,其性平等,故名无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法皆正觉了,故名无上正等正觉。妙生!善法者,如来说为非法,故名善法。 “妙生!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妙高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一四句颂,若自受持,及为他说。以前福聚比此福聚,假令分此以为百分,彼亦不能及一分,或千分亿分算分势分数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一。 “妙生!于汝意云何?如来度众生不?汝莫作是见:‘如来度众生。’何以故?曾无有一众生是如来度者。若有众生是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更求趣见。妙生!我等执者,如来说为非执,而诸愚夫妄为此执。妙生!愚夫众生,如来说为非生,故名愚夫众生。 “妙生!于汝意云何?应以具相观如来不?”“不尔,世尊!不应以具相观于如来。” “妙生!若以具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是故不应以具相观于如来,应以诸相非相观于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起邪观, 不能当见我。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 故彼不能了。 “妙生!‘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其所有法是断灭不?’汝莫作是见。何以故?趣菩萨乘者,其法不失。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满弶伽河沙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于无我理、不生法中,得忍解者,所生福聚,极多于彼无量无数。 “妙生!菩萨不应取其福聚。”妙生言:“菩萨岂不取福聚耶?” 佛告妙生:“是应正取,不应越取,是故说取。 “妙生!如有说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者,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妙生!都无去来,故名如来。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土地碎为墨尘。妙生!于汝意云何?是极微聚,宁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聚性是实者,如来不说为极微聚极微聚。何以故?极微聚者,世尊说为非极微聚,故名极微聚。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说为非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如来则有聚执。佛说聚执者,说为非聚执,是故说为聚执。” “妙生!此聚执者,是世言论,然其体性,实无可说,但是愚夫异生之所妄执。 “妙生!如有说云:‘佛说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更求趣见。’者,是为正说为不正耶?”妙生言:“不尔,世尊!何以故?若有我见如来说者,即是非见,故名我见。” “妙生!诸有发趣菩萨乘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解。如是解者,乃至法想亦无所住。何以故?妙生!法想、法想者,如来说为非想,故名法想、法想。 “妙生!若有人以满无量无数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能于此经,乃至受持读诵四句伽他,令其通利,广为他人正说其义,以是因缘所生福聚,极多于彼无量无数。云何正说?无法可说,是名正说。”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 “一切有为法, 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 应作如是观。” 尔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具寿妙生,及诸菩萨摩诃萨、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鍧鍧的意思是什么啊?请解释下!
庫府的意思是什么?庫府的释义是什么啊?
请问电脑英文字典
谁有iOS版微信多开
桂林银行(象山支行)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
谷浑的意思是什么?谷浑的释义是什么啊?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A.水B.甲醇C.乙
帮忙查一个ems的物流到哪里了。在线等,谢谢
荷兰人的意思是什么啊?请解释下!
内诇的意思是什么?内诇的释义是什么啊?
红凉伞,叶子叶面与背面有一层气泡鼓起来的,
优借的意思是什么?优借的释义是什么啊?
成都双流杨梅小镇内可以钓鱼吗?
不識東家的意思是什么?不識東家的释义是什么
分离纯化核酸有哪些注意事项
推荐资讯
軸心的意思是什么?軸心的释义是什么啊?
南京古平岗充值点可不可以办公交卡
猪皮和猪蹄那个胶原蛋白多点,哪一种会容易长
《巫师3狂猎》异世界穿越时空有几个魔力点
羊皮成品,测试老化六价铬超标,有什么方法补
360极速浏览器怎么更新升级
电影《先知》的寓意是什么?
注册学信网账号验证码收不到现在手机都被限制
“工业信息化MES\MIS\SIS”谁知道全国MES\MIS
在去哪儿网上预定汽车票能成功吗
卫生间地面材质用什么比较好?
找歌名 我只知道这两句,一个女的唱的." 喜欢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