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什么是蚕文化

答案:1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01-15 13:19
什么是蚕文化
最佳答案
中国是首先驯化和饲养桑蚕的国家,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更不愧为精神文明的东方艺术之花。我国的蚕丝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
  我国蚕文化内涵丰富,融诗词、书汉、绘画为一体,集各类丝绸服饰为一堂,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一. 蚕业与诗词

  我国是世界蚕业的故乡,又是源远流长的诗国。蚕业生产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物质生产活动,必然在诗词等文学作品得以反映。在古典诗词里有不少作品是以蚕业为题材的。有的反映了蚕业的发展进程和技术水平;有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有的抒发了爱国思想,诉说了人生哀乐的遭遇等。蚕业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诗经》,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有27篇,如:"蚕月条桑,取彼斧斤,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魏风·十亩之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魏风·氓)等从《诗经》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黄河流域蚕业生产已相当普遍,丝和丝织品已十分广泛。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汉代蚕业进一步发展,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名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唐代是我国蚕业和诗歌兴盛时期,据对《全唐诗》的初步统计,反映与蚕业有关的诗多达490多首。在这些诗里,有反映田园风光、蚕业分布的:"幽冀桑始绿,洛阳蚕欲老"(崔颢《赠轻车》),有诉说蚕农悲惨生活的:"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浸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唐彦谦《采桑女》)。也有哀叹爱情悲剧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更多的是揭露统治阶级催税逼租,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白居易在《重赋》一诗中,揭露统治阶级"缯布如山积,丝絮似云屯"的奢侈生活,而劳动人民处于"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的悲惨境地。在《杜陵叟》一诗词中为农民发出了"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为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的强烈呼声。

  宋代以后,江、浙成为全国蚕丝业中心,这在许多诗人的诗中得到反映,南宋江苏诗人范成大真实描写了家乡的蚕桑生产,如:"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呜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照田蚕行)。诗人戴复在《织妇叹》一诗中描述了家乡浙江黄岩"春茧成丝复得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的情景,爱国诗人陆游写了许多反映当时农村生活的优秀诗篇,其中与蚕业有关的的诗117首,其中有:"洲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栽百本桑"、"郁郁林间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蚕收户户缫白丝,麦熟村村捣麦香"等,描绘了当时浙江农村粮桑并茂,蚕业兴旺的生动景象。

  二、蚕业与农书

  我国自古农桑并举,蚕业文献众多,除经、史、子集等古籍中有关蚕业的记载外,主要集中在综合农书中有关蚕业的记载和专门论述蚕桑的专业蚕书。据有关学者研究。我国自汉代至清末,共有包括蚕桑在内的综合性农书56种,专业蚕书21种,现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10种主要古籍作一简介。

  1. 汉、唐时期 这一时期记述蚕业有关的古籍有《蚕经》、《种树藏果相蚕》、《蚕织法》等,可惜都已失传。现存有关蚕业的记载,除《四民月令》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古农书。

  (1)《汜胜之书》西汉末期汜胜之撰。全书18篇,其中第17篇为桑,书中关于桑树直播育苗法的记载,是我国栽桑技术的最早文献。

  (2)《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撰,约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前后,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名著。全书10卷92篇,书中第5卷有种桑拓(养蚕附)一篇,专门记述了栽桑方法、桑树品种、压条育苗等;养蚕方面记载方法、桑树品种、压条育苗等;养蚕方面记载了不少品种,提出要用火加温、通风防尘等,并辑述了"永嘉八辈蚕"的记载。

  (3)《四时纂要》唐末韩鄂撰,成书于公元907年前后,是农家历书性质的一类书。全书关于农业生产的245条条目中,蚕桑的9条,如正月中"种桑、移桑",三月中"修蚕具、收蚕沙",五月"种桑椹、收蚕种"等。

  2. 宋元时期 蚕业书籍有20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

  (1)《秦观蚕书》北宋秦观撰,成书于公元1084年,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养蚕、缫丝的专业蚕书。书中介绍了蚕的龄期与食桑量、温度与发蛾关系,提出了多回薄饲技术,对从浴种到缫丝的实际生产过程有较详细记载。此书比日本最早的蚕书《蚕饲法记》早600多年。

  (2)《陈甫农书》南宋陈甫撰,成于公元1148年,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全书分上。中。下3卷22篇,下卷的5篇定蚕桑,分为种桑之法,收蚕种之法,育蚕之法,用火、采桑之法,收蚕种之法,育蚕之法,和蔟箔、藏茧之法,并首次记载了桑树嫁接和低温处理蚕种技术。

  (3)《农桑辑要》元朝司农司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农书,成书于1273年。全书分7卷,其中第3卷为栽桑,第4卷养蚕。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对蚕桑的重视,书名桑与农并列,蚕桑篇幅几乎占了全书三分之一。

  (4)《王祯农书》元王祯撰,成书于1313年,全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田图谱三部分,在农桑通诀的种植篇中有栽桑技术的记载,蚕缫篇中有养蚕技术的叙述。农田图谱是本书的一个特色,绘有采桑、切叶、养蚕、缫丝等工具,并配文解释,一目了然。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对南北养理技术用了对比,并提出了意见。

  3.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蚕书达180多种,现介绍较有特色的三种。

  (1)《天工开物》明宋应星撰,成书于1637年,全书18卷,书中乃服篇着重记载了浙江的蚕桑、丝织技术、对栽桑、养蚕关键措施作了科学表达,对缫丝、绢绸工艺作了详细记载。此书被誉为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名著之一。

  (2)《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的作者是浙江湖州沈氏,称《沈氏农书》,成书于明崇祯末年。下卷由桐乡炉头人张履祥补辑,称《补农书》,作于1658年。后世把上、下卷合刊,总称《补农书》。此书系统的总结了明末清初杭嘉湖地区农业和蚕桑生产的经验,记载了当时桑叶产量水平,对桑园和养蚕高产技术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

  (3)《湖蚕述》清汪日祯撰,全书4卷,除总论外分别就蚕具、栽桑、养蚕、上簇、缫丝、制种进行了详细论述,反映了浙江湖州的蚕桑特色。

  三、蚕业与书画

  我国利用蚕丝最早,古人利用丝织物来作为书写材料,与竹木相辅而行。墨子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帛是我国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可见西周以来已用丝织品书写,至唐代还流行用素绢供书写之用。我们现在所说的纸,是植物纤维构成的纸,而汉以前文献中提到的纸主要是指茧丝纸。《后汉书》蔡伦本传中讲到:"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共达12万多字,书写有20多种古籍,为我国古代用帛书写文字提供了实物证据。直至目前茧丝纸还受到书法家的喜爱。1986年富阳县农业局曾制成茧丝纸13.5公斤,计388平方米。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用该县的茧丝纸书写了"兰亭序",并在《西冷艺丛》1989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题富阳新造蚕丝纸》一文大加赞扬。江苏著名治印书法家徐步云,以富阳茧丝纸试印"百寿图",效果很好,高兴之至。

  蚕业对中国绘画也有深刻影响。一方面丝织品是我国早期绘画的特定材料;另一方面蚕业入画是重要的表现题材。宋代以前绘画都用绢帛,帛画最早可追溯到战国以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国画是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凤燮图》和《人物御龙图》,据考证,这二幅帛画均为战国中期的作品。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是描绘唐代妇女制作丝绢劳动的画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农村妇女辛苦纺织,却衣裳破缕的形象。我们的祖先把丝织与绘画结合起来,广泛应用于扇子、绸伞等日用工艺品。我国早在殷代就有扇子,汉唐盛行以丝绸为原料的"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纨扇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种类有罗扇、绢扇 、绫扇、碧纱扇、蝉翼扇等。宋代以后流行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人物故事、山水花卉等画料,都进入幅不盈尺的扇面之中。以后发展起来的丝画结合的西湖绸伞以及多种绫绢风筝,都是我国独特的丝绸工艺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一年级看图写话野外烧烤了
求告知高压锅什么牌子比较好
监制 与 执行监制,的区别
民国时期中俄是怎么打起来
请问ca88是不是根本打不开,改了备用吧?
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①A1X+B1Y=C1,②A2X
“再见了三年”是那首歌里面的歌词
USB 和 USA 有啥区别
加油站(102省道)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
戈诺尔灵溪店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这个荷载怎么计算?5.75m的支模架
十对男女去开房打一成语
请问父母户口被拉黑了,对我考公务员有影响吗?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怎么写
经常打坐会不会降低人的性欲?
推荐资讯
看看佛经怎么评价的女人
cba16-17赛季教练名单
OPPO手机qq目录在哪里
有一首英文歌,中文好像叫 你把我举起来 求英
我是湖南人LN不分,请问谁可以告诉我怎么纠正
汽车防盗器怎么连接到汽车中控锁上啊?
微商怎么做代理修正精桂子代理怎么做修正精桂
株洲养蜂一百个蜂箱一个月可以产多少蜜
东北人口里说的咋咋是什么意思
扫雷有时候是不是靠猜?如图中的情况还有没有
生活中看待事物评论事物总是受自己的认知能力
如何看待游戏情缘感情问题?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