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初中2009年古诗文大赛的70篇翻译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1-16 18:44
初中2009年古诗文大赛的70篇翻译
最佳答案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31-40)

31.★★仲尼相鲁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①晏子: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宰相,景公认为这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了。”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忧 (2)若 (3)骄 (4)纳

2.翻译

(1)仲尼相鲁,景公患之。

(2)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

3.引文塑造了晏子_______的政治家的形象。

【参考答案】

1.(1)忧患 (2)你 (3)认为……骄傲 (4)接纳

3.足智多谋

32.★★饶州神童

【原文】

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④,以竹篮坐之木杪⑤,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中间此科⑥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注释】

①元丰:宋神宗年号。②俚俗:民间。③粗:大概。④五经:指儒家推崇的五本经典著作。⑤杪(miǎo):树梢。⑥此科:指专考幼童背诵经书的“神童科”。

【译文】

饶州从元丰末年时,有个叫朱天锡的小孩儿凭借神童得到了一个官位,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小孩不论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他们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让他们专心读书)。教书的人预先就商量好价钱,教完一种经书,就给他们一些钱,白天黑夜(让这些小孩)苦读。在这期间,神童科被废除了好长时间,政治和谐后又重新逐渐恢复,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间就流传饶州出神童。然而许多小孩不是读书的料,苦读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慕 (2)绝 (3)终 (4)中

2.翻译

(1)昼夜苦之。

(2)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3.对于文中提到的培养神童的做法,你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

33.★★烛邹亡鸟

【原文】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杀之。晏子日: “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

①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②烛邹:齐国大夫。③数:列举。

【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景公非常生气,命令官吏要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举出他的罪状之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过,晏子说:“烛邹,你替我们的君主掌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我已经列举完了烛邹的罪状,请景公杀掉他。”景公说:“不杀了,我已经接受你的教育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好 (2)主 (3)之 (4)闻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死亡) B.于是召而数之公前(上前)

C.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为了) D.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因为)

3.翻译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

4.简述这篇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

1.(1)爱好、喜欢 (2)掌管 (3)代“烛邹的罪状” (4)接受、听从

2.D

4.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为了一只鸟而要轻易杀人的残忍,赞扬了晏子巧言善谏的睿智。

34.★★东野稷败马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①,左右旋中规②。庄公以为文③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hé)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④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选自《庄子·外篇·达生》)

【注释】

①中(zhòng)绳:符合笔直得墨绳。中:符合。②规:圆规。③文:“父”字之误,前脱“造”字。造父,周穆王时御手。④密:同“默”,沉默。

【译文】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前进、后退时(车轮压出的痕迹)都符合笔直的墨绳,左右拐弯(的车痕)都符合圆规划出来的圆。庄公觉得造父都不会超过他的技艺,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圈再返回原地。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见庄公说道:“东野稷的马将会翻倒的。”庄公沉默,没有回答。不久,东野稷果然翻车了。庄公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他会失败?”(颜阖)说:“他的马力气用尽了,却还强迫它奔跑,所以说会翻车的。”

【阅读训练】

1.解释

(1)御 (2)旋 (3)少 (4)竭

2.翻译:

(1)公密而不应。

(2)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驾车(的技艺) (2)转动、转弯 (3)一会儿 (4)用尽

3.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必然会失败。(凡事都有一个度。)

35.★★多言何益

【原文】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黾①,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②,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③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

①蛙黾(méng):蛙。黾,蛙的一种。②擗:同“敝”,困,疲劳。③时夜:按时在黑夜结束的时候。

【译文】

子禽问老师:“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今晨看到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阅读训练】

1.解释

(1)言 (2)恒 (3)鸣 (4)益

2.翻译

唯其言之时也。

3.选文运用了_____和___说理方法,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说话 (2)持久 (3)啼叫 (4)好处

3.举例 对比 说话应切合时机

36.★★校人欺子产

【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③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④以非其道。

(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③圉圉(yǔ),鱼在水中疲弱而游不太灵活的样子。 ④罔,欺骗。

【译文】

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命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池中。可是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做熟了,回来说:“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管理池沼的小吏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有智慧?我已经把鱼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阅读训练】

1.解释:

(1)馈 (2)使 (3)少 (4)予

2.翻译:

(1)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

(2)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3.校人是怎样欺骗子产的?用一句话概括。

4.校人把子产的话“得其所哉”重述了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1)赠送 (2)叫,命 (3)一会儿 (4)我

3.校人明明把鱼煮了,却编了“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的谎话来欺骗子产。

4.把校人因骗过子产而颇为得意的语气极为逼真地写了出来。

37.★★陈述古辨盗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①盗者。述古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③。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⑤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

【注释】

①的:确实,真正。②绐(dài):欺骗。③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祠:供奉。④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⑤帷(wéi):布幕。

【译文】

陈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知 (2)至 (3)盗 (4)阴

2.翻译:

(1)使人迎置后阁祠之。

(2)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3.陈述古智辩盗者,是因为他抓住了盗者________的心理。

【参考答案】

1.(1)主管 (2)极其 (3)暗中,暗地里 (4)小偷

3.做贼心虚

38.★★更渡一遭①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②杀生之名,乃炽火③使釜水百沸,横筱④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⑤爬沙⑥,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渡一遭,我欲观之。”

(选自岳珂《桯史》)

【注释】

①更渡一遭,更:再,重复。一遭:一次。②当:担当,承担。③炽火:把炉火烧的很旺的意思。④筱:细竹子。⑤勉励爬沙:勉励:努力,尽力。⑥爬沙:螃蟹行走叫爬沙。

【文言知识】

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文中的“能渡此则活汝”一句的“活”便是典型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活下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得到一只甲鱼,想要煮了吃掉它,但不能容忍担当杀生的名声,于是把炉火烧得很旺,让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一根细竹子作为桥,与甲鱼约定说:“你能够渡过这桥,我就让你活下去。”甲鱼知道主人用计谋来夺取它,它就努力爬行,只能爬过一次。主人说:“你能渡过桥,太好了!再为(我)渡过一次,我想要观赏它。”

【阅读训练】

1.解释:

(1)得 (2)食 (3)名

2.翻译:

(1)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筱为桥。

(2)能渡此则活汝。

3.鳖明知主人以计取之,却还要勉力爬沙,是因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抓到 (2)吃 (3)名声

3.它尚未识破主人言而无信、又装腔作势的真面目。

39.★★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④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⑤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④奚:何,什么。⑤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这里指危害马群的劣马,也即害群之马。后凡足以损害同类或团体的人都称为害马或害群之马。

【译文】

黄帝要去具茨山拜见大隗,恰好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黄帝就向他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小孩儿说:“是的。”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吗?”小孩儿说:“是的。”黄帝说:“这孩子真与众不同啊!不只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请问如何治理天下呢?”小孩儿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小孩儿才说道:“治理天下,和牧马有什么不同呢?也不过是除掉害群之马罢了。”黄帝(听了后)拜了两拜,又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阅读训练】

1.解释:

(1)将 (2)然 (3)徒 (4)去

2.翻译:

(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要,打算 (2)是的 (3)只,仅仅 (4)除去,除掉

3.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40.★★李陵答苏武书

自从初降①,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②以御风雨,膻肉酪浆③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④,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茄⑤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呼子卿⑥!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⑦;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⑧;身负国恩,为世所悲。于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自从初降:指李陵兵败后投降匈奴。②韦韝(gōu)毳(cuì)幕:穿着皮制臂套、住着毡帐。③膻(shān)肉酪浆:吃着带臊(sāo)味的肉、喝着乳浆。④玄冰:因冰层厚而显黑色。⑤胡茄(jiā):胡笳,即一种乐器。⑥子卿:苏武,字子卿。⑦戮(lù):杀。⑧鲸鲵(ní):喻为河中的鱼一样的杀害。

【文学常识】

话说“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他在匈奴被扣留19年,最终回到汉朝。

【译文】

自从投降匈奴,直到今天,身处穷困之中,独自坐着忧愁痛苦,一天到晚看不到什么,只见到外族的人。他们穿著皮制臂套、住著毡帐,来抵御风雨,吃著带臊味的肉、喝着乳浆,来充饥解渴。抬眼想说说笑笑,谁能和我共同欢乐?边地冰层发黑,土地冻裂得十分厉害,只听见使人悲哀的北风发出萧条的声响。寒秋九月,塞外草枯,夜里睡不着觉,侧耳远听,胡笳相互响着,牧马悲叫,长吟悲啸,野兽成群,边地各种声音四处响起。早晨坐着听到这些声音,不知不觉眼泪都流出来了。唉呀子卿!我李陵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心,我能不伤心吗?

我和你分别以后,更加觉得无聊,想到上有我的母亲,到了老年却被杀;妻子儿女没有罪过,也都被杀了。我自己辜负了国家的恩惠,被世上的人所哀怜。你回国得到荣耀,我留在匈奴遭受耻辱,这是命呀,叫人怎么办啊!我生于奉行礼义的国家,而来到愚味无知的地方,背弃了君王、父母的恩情,长期生活在蛮夷国内,真叫人伤心啊!

【阅读训练】

1.解释:

(1)降 (2)御 (3)举 (4)与 (5)妻子 (6)负

2.翻译:

(1)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2)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

3、从李陵的“____”可看出,苏武虽受尽折磨,但仍然坚守着节操没有投降,体现了他 ______的精神。

【参考答案】

1.(1)投降 (2)防御,抵御 (3)抬起 (4)和 (5)妻子和儿子 (6)辜负

3.子归受荣,我留受辱 坚韧不屈、至死不渝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11~22)2009-06-21 16:2611.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①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②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③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旷日:荒废时日。②致力:致:竭尽(精力)、集中(意志);集中力量从事(某项事业)。③疾:急切从事。

【译文】

齐国有个喜欢打猎的人,荒废了许多时日,可什么野兽也没猎到。回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子和孩子,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他猎不到野兽的原因,是他的猎狗不好。(他)想要买一只好狗,(可是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有个人对他说:“你应该尽力耕田。”这个打猎的人说:“为什么?”那个人没有回答他。他就自己想到,该不会是想要我努力耕田有了收获之后就可以买到好狗了吧?于是,他回家后就辛勤耕田。辛勤耕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就(有钱)买到了好狗,于是他每次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仅仅是打猎,许多事情都是这样。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入 (2)家室 (3)宜 (4)疾耕

2.翻译

(1)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弗止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仅呼半日,汝即我怒,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妻子顿悟,遂止。

(选自明·程文宪《中州野录》)

【译文】

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妻子将要老了,喜欢拜佛念经,从早晨到黄昏,一定要嘴里念“观音菩萨”上千遍。何梅谷凭着儒学好而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呢,他又怕给当时的读书人留下笑柄,(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一天,他三翻两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呼喊个不停。妻子生气地说:“为什么这么吵闹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怎么能对你不生气呢?”妻子顿时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垂 (2)夕 (3)止之则弗从 (4)贻

2.翻译:

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

3.何梅谷为何“进退狼狈”?

【参考答案】

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年满20周岁初次可以申请哪种准驾车型
99元车漆快修(绍齐公路)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
科学判断题: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算作质疑,对吗?
汉茶路加油站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二分错版硬币价格
中国十大土名猪品种
求小说,辣文,1V1,BG向,有剧情
什么是金刚粉?主要通途是什么?如何制造金刚
著名农科城杨凌示范区和行政区划的杨凌区是什
非洲鼓都有哪些牌子?
令我敬佩的人600字获奖作文
小额诉讼的程序区别
为什么中国手机从韩国拔中国手机会呼叫失败昵
想要考建筑施工员证需要哪些报名条件
最近想买一个imac或者mbp,请问性能哪个好
推荐资讯
翰蒙汽车装潢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8月九部热门大剧将播,你会看哪一部
20%x 30%x=9.2
剪庄美容美发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求平常人在酒桌上的常用敬酒词(通俗易懂,不
唉,我想找一个真真爱我和关心我的人,你们说
三峡水库急腾库防汛 是不是觉得三峡水利工程
妮子美甲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中国有哪些航天航空大学?
请问浇刚防层之前为什么要铺一层薄膜呢?
几乘于几等于54
我们都往欧洲去,欧洲人喜欢往哪儿去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