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摄影散文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答案:2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05-25 07:09

摄影散文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急求,字数8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罗中立创作《父亲》,这个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父亲,而且是全中国劳动人民的父亲,《父亲》是农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是罗中立这代年轻人思考的结晶.
《父亲》一画是在美国画家克洛斯巨型肖像画的启发下,采用照像写实主义手法画中国的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苦涩的老百姓,人物的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让我们感受到那牛羊般的善良目光的“通视”。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封干许久,仅剩一颗门牙的嘴里不知饱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尤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捧着一个破了又被重新锔起的粗瓷碗在喝水,细小毛孔里渗出的汗珠不知已滑落多少,稀疏口胡须,还有那象征着悲剧色彩的苦命痣,都无不打上了他艰苦劳动,生活悲惨的的烙印,站在这幅巨大的肖像画面前,使人们感到了他身上特有的烟叶味,感到他的肌肤在抖动,他的血液在奔流,叫人们思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激起广大观众的共鸣面对《父亲》,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苍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的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汇集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百折不屈的创造力,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是憾人心魄的,正是罗中立毫不遮掩的把农民的“丑”真实的表现出来,才使得“父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
《父亲》不论是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语言上,都有革新的意义,定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政治气候下的产物,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的环境。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开始对周围身边的琐事及普通人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改变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方法,《父亲》就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应运而生的,构图饱满,色彩深沉富于内涵,容貌描绘得极为细腻、感情复杂、含蓄、主体形象没有被细节的刻划所影响,反而更加突出,这不仅是形式的创新,而且是主题思想的突破,显示出了画者的魄力与勇气,《父亲》开辟了刻划普通农民的复杂性格和表现内心思想的新领域,给80年代的艺术界以巨大的震动,使人们开始思考过去、现在、未来,有人说《父亲》的形象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中国经历十年浩劫的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力量,是支撑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这个形象有很大的概括性,又有巨大的包容时,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父亲》一画也反映了他构思中矛盾,他想要歌颂,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却又对农民身上附着的封建意识感到可悲,所以画面上的农民脸上又笼罩着一丝愁云,所以说《父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社会学价值的伦理学价值。《父亲》更象一座纪念碑,屹立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心中。
全部回答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也是唤起人间亲情的传神写照。这是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1980年创作的油画《父亲》

鉴赏:

罗中立 油画《父亲》

罗中立,原籍四川璧山县,1948年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去钢铁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四川美院油画系,1981毕业,1983—1986年在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始任四川美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并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从此之后,执着于农民题材油画的创作。

《父亲》这幅画构思的产生,是罗中立从看到一位守粪农民后开始的。他说“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我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开始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我的父亲》。他说我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家,但为农民说话的很少,老实话就更少,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我采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细节。我尽量搜集各种特征,如鼻子旁的痣,老百姓都叫“苦命痣”,他们的确认为命中注定一辈子受苦;“卷耳朵”老百姓说是怕老婆,我用来表现农民的天性善良、驯服,不会反抗。画干裂的嘴唇,手指上的倒刺,锯过的粗瓷碗,以及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是精心推敲过的。这位农民的形象,实际上在我脑中是多少农民形象的概括。我就是闭着眼睛也能画出来。只有哪个圆珠笔,是一位领导同志建议画点“社会主义制度新农民的特征”加上的。我想不至于影响很大视线,就同意了,我的确是怕不能取得展览的资格啊!

罗中立《父亲》这幅力作,当时也打动了《美术》编辑,并在1981年第一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罗中立也因此画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因获得“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而闻名天下,然而当年大胆推荐《父亲》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却挨骂多年,甚至遭遇停职。参加“居住在成都———2005中国当代”油画展邀请展”的栗宪庭首次披露了《父亲》获奖背后的内幕。 “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副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没有一点犹豫,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回忆说,他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罗中立因为油画《父亲》得到《美术》杂志社青睐一举成名,但《父亲》的“发现者”栗宪庭却挨骂多年,甚至遭遇停职。“《父亲》在《美术》杂志上刊发后,除了得到巨大关注外,也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父亲》被很多批评家批评为‘污蔑了农民形象’,作为编辑者的我当时挨骂是肯定的,但我并不后悔,我觉得应该为当时新的艺术一个展示的平台,给年轻艺术家一个露脸的机会。”栗宪庭说,每一个新的艺术出来都会出现挨骂的现象,但最后大家又接受了,因此他不在乎自己为《父亲》挨骂,即使1993年他被杂志社停职两年,他现在也不后悔。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给出了这样中肯的评价。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诗,最后一句是“悠然见南山
为什么网吧奖励1.5经验、我的经验还是六倍的
中原区郑缆幼儿园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里
QQ农场打不开呢?
注入印度洋的是什么河?
仙人掌是不是能防辐射
宜阳县沙宣(纬二路)这个地址怎么能查询到,着
端午节几月几号,历史故事
成年后为什么还能长出牙齿?
求一篇“I love my motherland”英文演讲稿
我想买一台锤柄自动砂光机不知道哪里有卖的?
大家推荐几款DDR3平台的主板价格大概在800-10
内热的人夏季吃什么食物最好?
三河市一街村(燕灵路)地址在什么地方,想今天
马上就毕业了,应不应该向自己喜欢的女生表白
推荐资讯
怎样才能作好英语阅读理解!?
关于时间的歌词
海港区北京禹邦防水这个地址怎么能查询到,着
微软公司真的在office盗版吗?
芊艺造型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青蛙为什么会飞?
宛城区豪享来中西餐厅(世纪百货店) 介绍1993
朴施厚的个人资料
电脑按下关机后,出现自动更新然后才又自动关
冰魄和莱塞XA哪个好用些?
马尾神精室管膜瘤两次术后仍然疼痛,还有办法
梦到被恶鬼追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