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为什么安利是直销,产品价格还那么贵

答案:1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10-13 04:33
为什么安利是直销,产品价格还那么贵
最佳答案
安利的分配制度里一个月能不能销八万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一旦你发展出的下线自己所带的团队其总营销也达到了8万,那么,你是不能再从自己的下线这里得到差额了。这时,安利公司就会从其他渠道给你一个固定的奖励80000×4%=3200元,做为领导奖。主要是月度奖金,年度奖金和一次性奖金。月度奖有红宝石奖金、明珠奖金、月结奖等。年度奖金有翡翠奖、钻石奖金、行政钻石奖金等。一次性奖金有双钻石奖、三钻石奖金、皇冠奖金黄冠大使奖等。还可以得到其他的奖励,如去海外旅游与开研讨会。 

  我的分析如下:第一,为什么月销售1600元以下就没有任何补贴,在一个有工资保障的企业可以理解,但在一个没有工资的背景下,安利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销售代表已经有了8折的优惠,所以就不能给补贴了,我想可能不是。一些销售代表开始几乎无法销售任何产品,同时在“每个人都应该使用一下产品才能给客户说好,因为这是诚信”的影响下,他会考虑购买产品使用。请对比两个购买方案,每个月花800元买,8折下来是640元,2个月下来就是1280元,但如果第一个月买1600元,第二个月不买,那么8折加3%佣金再加销售补贴3%,一个月购买可以省下96元。如果一个决定要购买安利产品的销售代表他会选择哪个方案。同样如果出于囤货需要,销售代表也会尽可能采用后面的方案。也就是说这样的奖金制度会无形中促进了一个最低销售额1600元。这个数字应该安利是综合了一般人的购买力的选择。如果定1000元收益肯定没1600元大,太高有可能阻碍销售代表首次购买。而浮动佣金3%(月销售4800元以上计)会促成销售代表作出更高的购买决定。总的来说,安利的奖金制度就是让你感觉买得越多越实惠,这也是会出现大量销售代表囤货的原因。表面上看,安利鼓励你销售得越多越好,实际安利很清楚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奖金诱饵让人上钩。买者会在一定要买(教育体系的给销售代表形成的思维惯性)的潜意识下,受自己精明(贪小便宜?)的诱惑而购买了最低的1600元。安利真的掌握了人性的弱点。试想如果1600元以下也有销售补贴的话,买多少都没有关系。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条就促成了很多人做出了最低购买决定。如果我的分析合理的话,这是安利的一个事实陷阱。 

  第二个陷阱是这样的奖金制度好象鼓励能者多得,实际上也造成了价格的不公正。第三个体系的高阶经销商事实上可能以某种变相的方式为自己的产品销售提供更低的价格。下线为上线创造的收入及各种奖金是上线进行价格操作的空间。上线可以让亲戚朋友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向顾客提供更低的价格。如果这种价格已经接近同类产品的价格,那么顾客往往会接受这样的方式。我们假设A拥有十个直接或间接下线,每个下线每个月能推销8000块,而A自己却一分货也没去销售。那么,这一个月A能得到多少钱呢?首先,A做为一个上线营销代表算是完成了销售8万的任务,他可以拿到21600。在这21600里面他得拿出960×10=9600元平分给每一个下线,因为每一个下线由于销售了8000元,按照规定可以得到960元。于是,这个自己不销售一分货的反而能拿到了21000-9600=11400元(数据引自网友)。现在假设A委托B销售8000元给顾客C,用2000元做优惠,那么B的收入不变,A的收入是11400-2000=9400元。如果B是A的老婆或者老公或者…….,为什么高阶生意伙伴常常可以让家庭成员也能成功?原因可能在此吧。而顾客C很可能因为成为业务代表8折,再加上优惠价格和事业前景而购买。同时B也就有了更好的生意机会,那么普通的业务代表有这样的空间吗?安利能够阻止这样的不公平不出现吗?安利用什么来约束第三体系的经商行为,空虚脆弱的企业文化能做到吗,况且我已反复说过那种企业文化的虚伪性?

第三个陷阱是如果自己反复向朋友演说事业的诱人,即使在相信事业模式完美的情况下,业务代表也会面临80000万元的坐着可以收钱的门槛(不劳而获是最诱人的前景)。一个人销售80000元是一件困难的事,业务代表因此把希望放在创立自己的团队上,但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这样想,也就是说几乎没人会从销售产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大部分人而言,这样做就是在修建自己的空中楼阁。他们在为自己的空中楼阁抛下第一块基础——成千上万元的产品购买,殊不知夯实的却是安利公司和第三体系的利益大厦。反过来也可以说明安利的产品利润应该相当高才可能支付一层又一层的奖金。 
安利公司公开的资料表明:2004年销售总额170亿元,合作伙伴18万人,平均年龄45岁,平均服务年限2.4年,大专文凭以上46.2%(数字有个别尾数记不清)。据此我们简单推算(假设销售全部由业务伙伴完成)每人月销售7870元,此数字离80000元相差太远,也表平均年销售12×7870×(6+3+3)%=11332元,扣除个人购买量5000元(朋友2个月的消费)和产品购买成本、听课、交通、通讯、约见客户餐饮费,那么他的实际所得其实已经低于与社会其他行业薪资水平。刚才说的是平均数,那么必然会有人高于平均数,有人底于平均数,学过数学人都应知道第三体系的人收入越高(正是安利的诱人远景),反过来必然就有人收入非常可怜。业务代表唯心思考会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但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失败的总是大多数。正如,想造永动机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一样。平均年龄45岁,说明这是一份适合退休人的事业。平均服务年限2.4年,对照那些做了八、九、十几年的人而言,也说明安利流动人员的频繁。关键是任何人的离去对安利没有任何影响,这说明这是一种不平等和冷漠的商业模式(数字还可以深度分析暂略)。 

  第四个陷阱是安利进入中国的产品只有50多种,如果400多种进入中国那安利的收入不知要翻几翻。我们知道这纯粹是不懂市场规律的空想,但安利的业务代表却深信不疑(参看我的上篇浅意识利用部分)。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曾经推出新可乐想来增加市场份额却落败,IBM也把笔记本电脑业务甩给联想,什么原因?市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企业越凭自己主观意志出发,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人也是一样。安利应该知道80/20法则,因此估计安利通过神通的公关早已把最看好的产品引入中国了。另外,美容化妆品市场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但绝不是一个无竞争的行业。市场是一种竞争行为,安利不可能主观臆断的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产品战略(因为它为什么不制造800种,而不是所谓的400种)。企业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他只能重点维护最赚钱的几个品牌,其它产品自然是大浪淘沙最终消亡。有时间再深度分析市场的原理及品牌问题(本篇略)。 

  现在我们来看安利的事业模式,它主要强调的是永续经营的概念。还是回到企业本身,企业的生存决定因素是其产品或服务是否总是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完美的事业模式也必须以企业生存为依托。这并不是安利是否倒闭的问题,而是安利的产品是否具有持续竞争力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平均年收入分析,我们知道安利生意伙伴的平均年收入很低(几千元)。结合安利业务代表开展业务模式的现状——大都从亲戚、朋友开始,我们可以估计大部分人的生意就停留在亲戚和朋友范围之内。也就是以唯心考虑问题的模式必然会碰到市场的客观限制,换句话就是决定事业模式的成败因素不是个人的努力状况如何,而是每个人可能碰到的微观市场。所以的确有人成功,但成功却会因人而异,也就是每个人做生意的素质、技能和人际条件有决定性的作用。安利看似完美的模式是快速成功的一个幌子,它的建立基础是从激励消费者购买出发,而不是从帮助一个人成功出发,这点很重要。飞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但只有在各种空气动力学、物理学原理出现之后,上天才成为可能。

下面我总结说说安利销售代表普遍存在的思维误区: 

  1、“别人能成功自己一定能成功”。这句话作为潜意识暗示能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做事的信心和韧性。销售代表往往听到的是这句话的正面含义,但如果把这句话偷换成“做安利一定会成功”就是有目的的故意。每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如果这种潜能被激发出来,个人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但这种成功暗含了你的兴趣,性格,特长等个人特质。所以,成功含有成为好的艺术家、政治家、管理人员、企业家、销售人员等众多门类。个人能够结合自己的特质寻找好方向,比潜能激励更有意义的。也许所有的业务代表都能做好销售和团队建设工作,但不一定只能在安利得到成功。单纯追求同一成功模式就必然会碰到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而陷入群体性竞争的境况,群体性竞争结果就是成功概率变小。假设18万人演变成180万人,市场需求增加往往不可能如此变化,因此市场相对需求却会变得更加狭小。在180万人追求同一成功模式的情况下,个人成功的概率却会急剧萎缩。现在的情形变成这样一个悖论:每个业务代表把事业的成功建立在发展更多的下线前提之下,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每个人的成功概率却降低了。(注意安利的成功是以金钱为衡量。安利总的市场份额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收入总额之下更多人参与分配必然会降低每个人的平均收入,也就是每个人的成功概率)。似乎可以无限发展的完美事业,却面临着每个人成功概率的降低的事实,但安利却可以拥有了更多的消费客户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安利公司的成功与业务代表的成功方向是不一致的,所以安利鼓吹“做安利一定会成功”是为了自己和少数人的利益,置他人利益不顾的不友善商业行为。 
 2、“安利的企业文化很好,能学到不少东西”。我已经说过安利的企业文化、奖金制度和事业制度的可能不为人知的一面。业务代表往往由于自己缺乏经验,接触到一些具有正面意义的话,往往就会把上级当作权威、老师。在成功欲望的驱使自己不成功的自我怀疑和老师成功了的不断暗示之下,情感就会发生无意识转移,从而建立起了“他说的话就是对”的脆弱心理模式。这样的心理模式为安利销售产品铺平了道路。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没能够一分为二的辩证看问题。局部的好并不能代表整体的好。既要看到安利有人成功了,也要看到很多人并不成功。业务代表往往把这样的事情对立起来看,他们会认为安利有人成功了,自己又向往成功,所以其他人不成功是做事方式不对,不是自己学习的对象(事实上安利的上级会告诉他们远离反对自己的亲戚朋友,这样会维持思维片面性直到形成思维习惯)。同样一句话,可以正说也可反说,但他们缺乏判断力。比如坚持,好的理解可以当作一种在正确方向下达到成功的毅力,同样也可以坏的理解为在一个错误方向上的固执。每个人都有自我认同的心理趋向,安利的教育体系做到了让业务代表自我认同“做安利不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从而开始顽强的坚持做下去直到某天坚持不下去。如果安利不好也比不意味所有的都不好,同样安利有好的东西但不是所有的都好。 

  3、“只是转换一个品牌而已”。我们说一句话很容易,但必须考虑到做一件事的背景。我们知道品牌有一般品牌、中等品牌、顶级品牌的实物差异,价格自然有差距。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选择一个产品通常会考虑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在竞争的市场,他会比较多个方面的差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通常我们说的品牌产品一般具有较高的质量和价格和服务,这样必然会让顾客选择起来更加慎重。事实上品牌具有顾客忠诚度的内涵,也就是说选择夏奈尔香水的人一般不会选择安利的香水。所以,安利简单的一句话其实隐含了市场的复杂性,任何一个营销专家都知道品牌的转换是比较难的,选择新的品牌却相对较易。这句话到业务代表的理解就变成反正我要使用的,用别人的不如用安利。如果安利的价格、质量、服务确实有很好的竞争力,这样的选择没什么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企业能生产价格、质量、服务都胜竞争对手一筹的无差别化产品,用任何正常的销售模式都能实现飞速的成长。安利的产品是这样的吗?如果是,那安利费尽脑汁设计直销体系有什么必要?如果直销体系是完美的,集那么万千宠爱于一身的49年安利或者35年贝瑞德体系下的安利,为什么没有成为美国企业界的神话,确只能在发展中的中国创造全球半壁江山。那么业务代表选择安利产品的情况众所周知,只能说安利的教育造就了一批非理性消费者。

总结一句话:安利安利设计了一套具有隐蔽欺骗性的制度,利用了语言、心理学等诸多与他人信息的不对称,来引导一些中国人走向非理性消费从而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其结果是安利对他们造成了“非诚信经营”的事实伤害。
下篇可接受的转变 

  ——丢弃谎言,真实面对产品销售 

  上、下两篇我已经对安利的负面影响作了很多剖析,本篇将试图分析一下安利成功的方面。事实上有一些人在安利也得到了成功,我们并不能无视这一点。 

  我认为安利是一个企业,它自然有企业运作的战略和策略。比如与zgzf的公共关系处理,好的广告推广,赞助一些活动等逐步给公众建立一个具有很多正面形象的企业。也就是说,它在公众的潜意识里建立了一定信任度,这对产品的销售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的。 

  同时它也积极主动适应中国的需要改变一些经营方式,作出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安利在企业运作的层面上,具备成功的形象。这一点,是对营销人员的极大鼓舞。如果作为一个传统销售模式的企业,它能够激发员工的效能也有可能会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成功局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德国车库门什么品牌的好?
扭头脖子会痛是怎么回事
天龙八部有关扫地神僧
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手抄报
金彩图文设计室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浙江湖州有哪些做铝合金型材门窗的 厂?
怎么去除额头皱纹?
邢台大众汽车广场有限公司地址在什么地方,想
你用早餐的费用,吃出健康吗?
华硕a550和x550哪个好
不锈钢雨篷价格多少钱
和平车行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多级锅炉给水泵运行正常,但开启水泵出口阀即
北京到青龙县哪个快递最快!
谁介绍一下红果大酒店的各方面的情况?
推荐资讯
惠普笔记本电脑511的最新报价是多少?
仙桃出租车承包费用?
4. 家里有4块表,一块每小时慢1分钟,一块每小
请问网络机顶盒翡翠台能看吗?
我在大连的出租车的后座上丢失一个钱包,我只
宝宝不入盆?
怎样去除黑雀子
电玩巴士网店买psp3000
如何减肥,特别是肚子和腿上的肉。
小腿肚子痒痒的难受是怎么回事?
九阳豆浆机植物奶牛系列和倍浓植物奶牛系列区
吉林辽源出租车顶灯广告在哪做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