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新闻评论 范文

答案:4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10-02 08:36
新闻评论 范文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全部回答
在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广播电视进入“频道专业化时代”、网络成为我国近9000万人口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今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发现,在媒体所传播的各类信息中,言论性信息的数量呈大幅度增加的态势,具体表现如报纸纷纷开设言论版,广播电视开办各种类型的评论性节目,网络媒体开辟名目繁多的论坛及讨论区,发送手机短信表达看法,也成为各类媒体吸引公众参与、扩大媒体影响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渠道不断扩展、媒介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独家报道”已变得越来越困难,“独家角度”“独家观点”正成为不同类型媒体共同争夺的又一个制高点。  新闻评论的主要变化  作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中国新闻评论自1978年起,一直以某种直观的方式,折射出社会的历史性变迁。这种变化表现在:  1.传播系统的扩充  一是从报刊评论“一枝独秀”,到广播、电视、网络评论并存共荣。  在1978年以前,几乎是报刊评论的一统天下,人们更多的是把新闻评论看作报刊文体的一种。几乎同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广播与电视都把新闻评论作为重要的节目类型加以开发,从口播自己撰写的评论,到使评论更加口语化、更宜于“口说耳听”,继而逐步把重点放在使评论更符合媒介自身的传播特征上,即:广播如何在运用声音符号进行报道与评论时,使声音符号的种类和表现力更为丰富;电视如何运用视听结合、声画兼备的手法使其评论既具有形象感,又具有思辨性。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以及同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的创办,使广播电视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得到空前增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普及,网络评论逐渐兴起。它既有与报刊评论运用文字进行传播、一些文体类型相近的共性,又有网络传播迅速及时、海量信息、实时互动等特性。其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形成舆论的功能和表现方式十分独特。  二是从传统评论体裁的继承与创新,到体现不同媒体特征的新兴评论样式的出现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报纸评论以传统的评论体裁为主,其中,社论、短评、编者按语运用的频率最高;专栏评论、特别是杂文,在60年代初曾经流行。改革开放后,报纸评论有了很大的变化:先是80年代初期以《人民日报》“今日谈”为代表的专栏小言论的兴起,与邹韬奋《生活》周刊上的小言论相比,其更具群言性;接着是8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为代表的“杂文热”,与鲁迅、邓拓时期杂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注重新闻性;几乎同时,署名评论员文章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与以往的评论员文章相比,不仅个人署名,其观点和写法也更具个性特征。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青年报》的时评重新勃兴。进入21世纪,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为代表的新型社论成为一些媒体的新尝试,与原《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看完大样写社评”的追求相似,“社评”由“论”而 “评”,更具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  从80年代初期起各地广播电台的广播谈话节目开始兴起,80年代中期音响评论出现并逐步走向完善;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开播,强化了主持人在杂志型节目中的串联与评点;90年代初期广播谈话节目从“为说而写”向“以说为主”转变;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 “新闻纵横”栏目,这种“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很快为大多数广播电台所采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频道 (率)专业化的推进,直播式热线谈话节目逐渐成为广播评论类节目继音响评论后又一主要的节目形态。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它标志着我国大陆第一个固定的电视评论性栏目问世,也标志着一种有别于报刊、广播评论,更具电视传播特征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以中央电视台的特殊位置、“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每天一期的高频率、关注中国放眼世界的大视野,使电视述评及深度报道类节目走向成熟;1996年3月推出的“实话实说”及其后的“对话”等栏目,将西方媒体中较为成熟的“脱口秀” 节目移植改造成谈话类评论节目;而杂志型、现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有机串联与适时评点,也使其成为电视评论的又一特殊样式。  新兴的网络评论中,除媒体评论、论坛评论与报刊同类评论无本质分别外,在BBS上或新闻跟帖中存在着大量只言片语式的观点或议论;虽然分开来看,少有完整的评论文章,但这些帖子却成为网络自发言论的特殊表现形态。  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由各种传播符号构成、囊括不同类型的体裁与节目样式的传播系统。  2.传播功能的健全  一是从舆论引导为主,到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一批以舆论监督为特色的评论栏目广受好评。  二是从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到传播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相结合。以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主要报道事实,后者着重分析、议论。现在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边界的日益模糊,不同报道样式与评论样式更多穿插组合运用。  三是从以评价议论为主到评价议论与深入解读相结合。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程度、社会分工的细化程度日渐提高,人们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仅靠简单的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已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专业性很强的国际评论、法治评论、财经评论等往往比一般的思想评论、社会评论更受人关注的原因。  四是从意见发布为主到意见发布与意见整合相结合。随着新闻报道与评论中策划成分的加重,新闻评论已从过去以单篇评论的发表为主,到今天更注重相关评论的整合。特别是报刊言论版的出现,使得评论的整合内容与整合方式有时比单篇评论的质量更显重要。  3.传播内容及范围的丰富与细化  从以时政评论、思想评论为主,到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法制评论、教育评论、体育评论、文化评论等各类评论的广泛运用,如今,我国新闻评论的内容及范围不断扩展,伴随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及专门化评论逐步探索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以满足细分后的受众对信息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4.传播方式的变迁  从以单向传播为主,到互动传播方式的介入;从以被动反应为主,到主动策划的普遍运用;从以阐述性、解释性等议论方式为主,到讨论式、交锋式议论方式的提倡;从以闭合式结论为主,到开放式结论的增多;从以发表单篇(个)评论为主,到报纸言论版、网络讨论区等意见平台的设立与完善。  言论传播存在问题与走向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评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受到媒体竞争中的利益导向、百姓言论素养等方面的制约,使得在言论传播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监督与引导—功能定位中的人为偏重  处理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关系时,经常出现不同时期、不同栏目的人为偏重,以致造成栏目定位上的游移与起浮,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2.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新闻与评论的模糊边界  由于目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述评与深度报道的日益趋同,很难让受众将客观发生的事实与媒体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媒体也故意用这种方式增强新闻的“导向性”。虽然任何事实的选择都要经过记者的主观判断,而任何观点的形成都要依据客观事实。但二者还是应有一条较为明晰的边界,以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公正性。  3.理性化与情绪化—公正判断与情感宣泄的现实矛盾  评论的情绪宣泄“尺度”与“边界”在哪里?网络言论由于一些网民身处虚拟网络社会时自我约束意识的松懈乃至放任,加之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网络言论中充斥着大量污言秽语,甚至出现人身攻击等现象。情绪化与非理性成为网络言论与传统评论的显著区别之一。这一情况得不到改善,将会制约网络言论的成长与发展。  4.专业化与通俗化—评论要求的两难选择  新闻评论不是专业论文,既要以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新闻为议论对象,也要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伴随着专业化传播、对象化传播的大趋势,一些由专家担任作者(或嘉宾)的评论文章(或节目),在被研究者“叫好”的同时,在普通受众中并不“叫座”。究其原因,恐与媒介从业人员忘记了专业化传播的载体仍是大众传媒,专家学者还需要掌握一种以通俗化方式进行专业化解读的“翻译”技能有关。  5.数量与质量—需求与供给失衡  一方面是报纸扩版、频道(率)激增带来的对评论作品需求量的急剧攀升,一方面是大量选题相同、角度雷同、议论空泛、文笔平庸的评论作品的比比皆是。当评论失去应有的深刻理性与新鲜创见时,其价值必然打折;而一旦评论写作退化为“搂钱的耙子”,即使版面空间再大,其实际意义又在哪里?  面对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巨大变化,中国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是——在调试与创新中发展,新闻与评论配合、融合与分离各得其所,评论作者及作品的个性与公共性的适当兼顾,评论内容及观点的多元与制约的反复调试以及评论的专业化取向与大众化取向的并行不悖。(作者: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新闻学院教授
在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广播电视进入“频道专业化时代”、网络成为我国近9000万人口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今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发现,在媒体所传播的各类信息中,言论性信息的数量呈大幅度增加的态势,具体表现如报纸纷纷开设言论版,广播电视开办各种类型的评论性节目,网络媒体开辟名目繁多的论坛及讨论区,发送手机短信表达看法,也成为各类媒体吸引公众参与、扩大媒体影响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渠道不断扩展、媒介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独家报道”已变得越来越困难,“独家角度”“独家观点”正成为不同类型媒体共同争夺的又一个制高点。 新闻评论的主要变化 作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中国新闻评论自1978年起,一直以某种直观的方式,折射出社会的历史性变迁。这种变化表现在: 1.传播系统的扩充 一是从报刊评论“一枝独秀”,到广播、电视、网络评论并存共荣。 在1978年以前,几乎是报刊评论的一统天下,人们更多的是把新闻评论看作报刊文体的一种。几乎同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广播与电视都把新闻评论作为重要的节目类型加以开发,从口播自己撰写的评论,到使评论更加口语化、更宜于“口说耳听”,继而逐步把重点放在使评论更符合媒介自身的传播特征上,即:广播如何在运用声音符号进行报道与评论时,使声音符号的种类和表现力更为丰富;电视如何运用视听结合、声画兼备的手法使其评论既具有形象感,又具有思辨性。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以及同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的创办,使广播电视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得到空前增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普及,网络评论逐渐兴起。它既有与报刊评论运用文字进行传播、一些文体类型相近的共性,又有网络传播迅速及时、海量信息、实时互动等特性。其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形成舆论的功能和表现方式十分独特。 二是从传统评论体裁的继承与创新,到体现不同媒体特征的新兴评论样式的出现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报纸评论以传统的评论体裁为主,其中,社论、短评、编者按语运用的频率最高;专栏评论、特别是杂文,在60年代初曾经流行。改革开放后,报纸评论有了很大的变化:先是80年代初期以《人民日报》“今日谈”为代表的专栏小言论的兴起,与邹韬奋《生活》周刊上的小言论相比,其更具群言性;接着是8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为代表的“杂文热”,与鲁迅、邓拓时期杂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注重新闻性;几乎同时,署名评论员文章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与以往的评论员文章相比,不仅个人署名,其观点和写法也更具个性特征。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青年报》的时评重新勃兴。进入21世纪,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为代表的新型社论成为一些媒体的新尝试,与原《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看完大样写社评”的追求相似,“社评”由“论”而 “评”,更具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 从80年代初期起各地广播电台的广播谈话节目开始兴起,80年代中期音响评论出现并逐步走向完善;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开播,强化了主持人在杂志型节目中的串联与评点;90年代初期广播谈话节目从“为说而写”向“以说为主”转变;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 “新闻纵横”栏目,这种“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很快为大多数广播电台所采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频道 (率)专业化的推进,直播式热线谈话节目逐渐成为广播评论类节目继音响评论后又一主要的节目形态。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它标志着我国大陆第一个固定的电视评论性栏目问世,也标志着一种有别于报刊、广播评论,更具电视传播特征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以中央电视台的特殊位置、“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每天一期的高频率、关注中国放眼世界的大视野,使电视述评及深度报道类节目走向成熟;1996年3月推出的“实话实说”及其后的“对话”等栏目,将西方媒体中较为成熟的“脱口秀” 节目移植改造成谈话类评论节目;而杂志型、现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有机串联与适时评点,也使其成为电视评论的又一特殊样式。 新兴的网络评论中,除媒体评论、论坛评论与报刊同类评论无本质分别外,在BBS上或新闻跟帖中存在着大量只言片语式的观点或议论;虽然分开来看,少有完整的评论文章,但这些帖子却成为网络自发言论的特殊表现形态。 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由各种传播符号构成、囊括不同类型的体裁与节目样式的传播系统。 2.传播功能的健全 一是从舆论引导为主,到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一批以舆论监督为特色的评论栏目广受好评。 二是从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到传播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相结合。以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主要报道事实,后者着重分析、议论。现在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边界的日益模糊,不同报道样式与评论样式更多穿插组合运用。 三是从以评价议论为主到评价议论与深入解读相结合。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程度、社会分工的细化程度日渐提高,人们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仅靠简单的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已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专业性很强的国际评论、法治评论、财经评论等往往比一般的思想评论、社会评论更受人关注的原因。 四是从意见发布为主到意见发布与意见整合相结合。随着新闻报道与评论中策划成分的加重,新闻评论已从过去以单篇评论的发表为主,到今天更注重相关评论的整合。特别是报刊言论版的出现,使得评论的整合内容与整合方式有时比单篇评论的质量更显重要。 3.传播内容及范围的丰富与细化 从以时政评论、思想评论为主,到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法制评论、教育评论、体育评论、文化评论等各类评论的广泛运用,如今,我国新闻评论的内容及范围不断扩展,伴随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及专门化评论逐步探索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以满足细分后的受众对信息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4.传播方式的变迁 从以单向传播为主,到互动传播方式的介入;从以被动反应为主,到主动策划的普遍运用;从以阐述性、解释性等议论方式为主,到讨论式、交锋式议论方式的提倡;从以闭合式结论为主,到开放式结论的增多;从以发表单篇(个)评论为主,到报纸言论版、网络讨论区等意见平台的设立与完善。 言论传播存在问题与走向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评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受到媒体竞争中的利益导向、百姓言论素养等方面的制约,使得在言论传播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监督与引导—功能定位中的人为偏重 处理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关系时,经常出现不同时期、不同栏目的人为偏重,以致造成栏目定位上的游移与起浮,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2.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新闻与评论的模糊边界 由于目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述评与深度报道的日益趋同,很难让受众将客观发生的事实与媒体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媒体也故意用这种方式增强新闻的“导向性”。虽然任何事实的选择都要经过记者的主观判断,而任何观点的形成都要依据客观事实。但二者还是应有一条较为明晰的边界,以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公正性。 3.理性化与情绪化—公正判断与情感宣泄的现实矛盾 评论的情绪宣泄“尺度”与“边界”在哪里?网络言论由于一些网民身处虚拟网络社会时自我约束意识的松懈乃至放任,加之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网络言论中充斥着大量污言秽语,甚至出现人身攻击等现象。情绪化与非理性成为网络言论与传统评论的显著区别之一。这一情况得不到改善,将会制约网络言论的成长与发展。 4.专业化与通俗化—评论要求的两难选择 新闻评论不是专业论文,既要以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新闻为议论对象,也要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伴随着专业化传播、对象化传播的大趋势,一些由专家担任作者(或嘉宾)的评论文章(或节目),在被研究者“叫好”的同时,在普通受众中并不“叫座”。究其原因,恐与媒介从业人员忘记了专业化传播的载体仍是大众传媒,专家学者还需要掌握一种以通俗化方式进行专业化解读的“翻译”技能有关。 5.数量与质量—需求与供给失衡 一方面是报纸扩版、频道(率)激增带来的对评论作品需求量的急剧攀升,一方面是大量选题相同、角度雷同、议论空泛、文笔平庸的评论作品的比比皆是。当评论失去应有的深刻理性与新鲜创见时,其价值必然打折;而一旦评论写作退化为“搂钱的耙子”,即使版面空间再大,其实际意义又在哪里? 面对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巨大变化,中国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是——在调试与创新中发展,新闻与评论配合、融合与分离各得其所,评论作者及作品的个性与公共性的适当兼顾,评论内容及观点的多元与制约的反复调试以及评论的专业化取向与大众化取向的并行不悖。(作者: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新闻学院教授
保卫处为附小举办消防宣传活动   11 月11日下午,保卫处邀请市消防支队在小学院内举办了消防宣传活动。新乡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副处长别惠元、防火指导科科长李发强等一行三人应邀来到我校附属小学。当日,我校附属小学院内人头攒动、热烈非凡,一辆消防宣传车停放在教学楼前,车上“珍爱生命,预防火灾”的大幅标语特别醒目,600多名小学生端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凝神静听台上的李发强科长带来的消防知识讲座。整个活动共有三项内容:讲解消防知识,进行灭火演练,参观消防图板。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保卫处魏海琴副处长、消防科吴中堂科长等也全程参与了该项活动。 李发强科长从小学生们熟知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开始讲起,运用大量事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什么是火灾、火灾的发生原因以及火灾发生后灭火自救等方面的常识。李科长在讲座过程中穿插少年儿童在消防自救方面的小英雄小模范的故事,鼓励孩子们掌握消防知识,学会自救本领,极大地鼓舞了在场小学生的热情。针对学校实际和小学生的特点,李科长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些家用器具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日常生活中的防火灭火常识,孩子们深受启发。几名高年级的学生“小记者”还趁讲座间隙采访了魏海琴副处长,就消防逃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提问和请教。讲座之后,孩子们在魏处长、别处长、吴科长、李科长和小学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当空地上燃起火堆发出火苗的时候,孩子们手持灭火器迅速将火扑灭,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孩子们欢欣鼓舞跃跃欲试,在欢声笑语中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技能。随后,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消防展板。展板共24块,包括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各种火灾的危害、预防、救火灭火的注意事项、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标志和消防典型案例等,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直到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还有的同学意犹未尽,在展板跟前留连。活动之后,小学的部分老师还组织同学们交流了参加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魏处长、吴科长还和小学的各位领导就如何完善消防设施、提高防火水平、确保小学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共同探讨。据悉,我校小学历来十分重视此项活动,把消防宣传当作消防安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长抓不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统计,今年1至9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18.5万余起,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火灾的发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如果平时对存在的细小隐患不注意整改,不加强消防宣传和教育,随便马虎,那么发生火灾就会成为必然。入冬以来,我校校园主干道上悬挂了很多标语:“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我们不仅要喊在口头上,记在心上,而且更要落实在行动上。“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希望广大师生员工防微杜渐,加强防范,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冬天。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谬加的意思是什么啊?请解释下!
承德远大装饰公司怎么样?
聊聊看汕头华帝橱柜专卖店地址有谁知道?有网
问问大人地板袜的编织方法有哪些?有谁清楚?
墙面漆选大荷漆?
燕犀的意思是什么啊?请解释下!
家居工艺品挂件的价格一般贵不贵?麻烦报一下
现在政策二套房交多少契税?需要什么手续
各位亲,有没有办法把苹果5版本7.0降级到6.14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父母在我婚前买了房产?谁说说看?
厨房集成吊顶冷风机的价格是多少?
经济适用房如何取得完全产权啊
庆园街邮政支局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河南ktv装修哪家比较专业?如何收费呢
推荐资讯
做麦当劳里面那种甜筒、冰淇淋需要什么设备与
西安日鑫隐形纱窗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天格地板环保吗
踏步机减肥,不要肌肉要消脂。怎么样的安排最
谁知道青岛龙行天下旅行社电话地址是什么?
问一下外地人成都买房条件是什么?有没有网友
菏泽的花鸟市场在哪里?花鸟市场上有卖黄粉虫
从武昌火车站到司门口怎么走?
怎么判断柚木楼梯好坏?哪位晓得?
正月十五有什么忌讳吗
吕梁离石区哪儿有无线局域网信号
广州易初莲花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的采购助理待遇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