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高一历史问题

答案:3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04-18 12:05

1.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各是什么?

2.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的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3.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第一单元每课测评题,用课本上的知识回答,谢谢啦

最佳答案

1.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
可以说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大基础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它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因此二者共同强调的当然是血缘关系了,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会对其分封,不分封又哪来的臣属关系呢?

2.汉朝后设左右丞相,分化丞相权利
唐朝设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职,还分尚书左右仆射,也是相职,这使得丞相权利不在集中,权利越分越细.

宋朝的高级机构非常混乱(和现在有的一拼)
宋朝的丞相官职为“同平章政事”,副丞相为“参知政事”宗元丰改制后,名义上恢复三省长官,但是,都是虚有其名。以尚书省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作为丞相,名义上是三省,实际上是合三为一。
关于宋朝官职不多说,太复杂了,说白了宋朝的官制是正官,职官+差官,正官无权管事(比如尚书,丞相之类),职官也不一定能管事(比如龙图阁大学士)只有差官可一管事(比如知府,通判)
所以宋朝的官职制度非常繁杂,一名官员可以兼任好几个职务(正官,职官,差官)正官就是个荣誉称号,丞相也是一样的,这样的政策使得丞相就相当于高级秘书而已。


元朝以中书令为宰相,也分左右宰相,又设平章政事为次相,而以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看看有多少位丞相?


3.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这样决策权就交于皇帝手中。
明成祖在文渊阁设内阁 ,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最后再由皇帝朱笔批示,皇帝仍掌握最终决策权。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全部回答
1.主要内容:西周分封制:把土地分封给个诸侯 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分封政治权利

特点:分封制:各诸侯国分封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

2。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丞相权重 汉武帝时:打击相权,设立中朝 唐代:三省六部制 三分相权 宋朝:设知事政事,元朝:丞相无实权 3.内阁: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和小宗的区别与贵族等级里的层层封建是完全合拍的。如果说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那么,宗法制则以注入了特定内容、贯彻了崭新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宗周”的记载,《诗经·公刘》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从宗法系统看,周天子乃是地位最高的宗子。周初,宗法制首先在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以后逐渐及于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具有了普遍性质。 ( http://baike.baidu.com/view/82629.htm) 夏、商、周被史学家称作“三代”。夏、商两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夏朝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接任的。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以行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元前八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都于镐京,并改“帝”为“王”。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周王朝的这一制度就是“宗法制”,它的内涵对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其主要精神为“嫡长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 宗法制源于父权家长制家庭。随着社会发展,漫长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并最终确立了父权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太古先民“知母不知父”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父权家长制家庭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并在诸妻中分别嫡庶。据《独断》记载,三代的“一夫多妻制”情况是这样的:“天子娶十二,夏制也,二十七世妇。殷人又增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八十一部御女。周人上法帝喾正妃,又九九为八十一,增之合百二十人也。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嫔。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众多嫔妃、妻妾所生的一大堆子女如果不划分个先后次序,不立定个章法规矩,那就会乱套。这个章法就是以母亲的身份和子妇出生的先后,把所有的子女(女儿不在其中)划分为“嫡”和“庶”两类。嫡,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谓嫡生、嫡子,即正宗之意。庶,旁支也,妾所生的儿子谓庶子、庶出。嫡为大宗,庶为小宗。嫡庶的划分标准如图所示: 妻妾 一般称谓 宗法称谓 继承 妻(正配) 三哥(20岁) 六哥(14岁) 嫡长子 嫡次子 嫡子 庶子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 四哥(19岁) 庶长子 庶三子 妾二(侧室) 二哥(22岁) 五哥(15岁) 庶次子 庶四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E光去黑眼圈的功效怎么样
劲酒在河南商丘睢县有无代理商?另怎么代理
高考体检前三天可以吃药吗?
关于阳泉过春节的400字作文
我电脑的任务栏的活动按钮为什么显示在右边?
want什么时候要加s
怀孕四个月,从肚型上能看出男孩女孩吗?
青岛公交沧口体育场到帝豪斯健身俱乐部海航店
求大神告知,电动车的钥匙图标是什么意思?
关于N73,,,
济南哪种酒好喝
电视版倾世皇妃结局是什么女主有没有跟连城在
去哈尔滨看冰雕要准备些什么?
夫妻对换换爱之夜口述
梦见我跟老公的被窝里又钻出一个女人来
推荐资讯
人的力度有多大
发现一个搞笑的现象,凡是在我这机子上登的QQ
LG液晶屏哪有卖
有哪些好看的中文版动画电影儿
请问悦客盟芜湖店家平台售后服务在哪里?芜湖
怎样才能开通抢车位
汽车试驾员 需要什么条件?
合辉牌越维咀嚼片是叶黄素产品吗?
农村与城市哪路更好走
赤道的温度
中国国内的日版手机可信吗?因为日本买手机都
我叫何雷求带有我名字的网名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