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答案:1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10-16 10:00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最佳答案
一、 首先谈一谈形成期的情况。
  距今约4500~4000年龙的时代,相当于尧舜传说时代,古文献上已经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从现有的材料来看,有几个特点及含义。
  1、什么叫青铜?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颜色呈金黄、肉红、银白色,合金或锡不同而有所变化,纯铜加入锡、铅的合金,今天之所以称为“青铜”,是因为这种合金经几千年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绿色的锈,古人称这种合金为“金”,较珍贵,文献或金文所讲的“赐金”多少,既指“青铜”。
  青铜与红铜并存,并发现黄铜、红铜即纯铜。当时的冶炼水平之高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发现的青铜遗址主要有甘肃省东乡林家出土一件青铜器范畴的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的红铜牌饰,河南省登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7%的青铜容器残片,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内出土一件完整的铜令,系红铜,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两件青铜锥等等,其中发现铜质品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刀、锥、钻、环和铜镜,有些是青铜,有些是红铜,技术方面有锻打的,也有的是用范铸造的,比较先进的,关于黄铜,即铜锌合金,虽然属于青铜,但锌熔点低,纯锌不易获得,中国宋代后,才冶炼出锌,且有些铜矿中,铜锌伴生。
  2、青铜器品种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但应当承认当时人们已能制造容器,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西清古鉴》书里收录一件铜鬶,其形制与龙山文化的鬶相同,而河南封王域岗山城内出土的那件青铜器腹片,仍是鬶残片,这种现象不仅认为当时有红铜,或黄铜锻打成的,陶鬶疑是仿造铜鬶,我们期待着考古新发现。
  3、一般小遗址也出土铜制品,一般居民也拥有青铜制品,这显然有别于三代的青铜器,多出土于当时都邑,或其它重要遗址,和只有贵族阶层才能够拥有青铜器,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数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绝无三代清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二、 鼎盛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纹饰及冶炼铸造技术。
  三代的青铜器不可胜计,据统计有铭文的青铜器近万件,没有铭文的青铜器,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这当然不包括仍埋在地下宝库里未曾面世的青铜器,青铜器种类很多,但由于时代久远,部份器物名称已无法辩明,好在中国有丰富的古文献,青铜器铭文本身就有“自名”,如鼎是一种深腹而有三或四足的烹煮器,有些器物的铭文中,都自称作“鼎”,所以我们才称之为鼎。
  这时的青铜器可分为礼乐器、兵器、杂器、古代礼,乐不可分,用乐制度同样也体现了身份和地位的等级,乐器主要用于宗庙祭祀活动中去,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专门做殉葬的明器,古人日常饮食时,主要使用漆木器,或陶器,极少用笨重的青铜器,青铜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乐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饮器、食器、酒器、水器和像设神像类,中原地区以前四类为主。
  青铜器也是艺术品,不同时期器物有不同风格的纹饰,这些纹饰有一定含义,里面蕴含着古人的思想,是当时文化的一种反映,最常见的花纹之一,叫兽面纹,也叫“饕餮纹”。
  西周中晚期,流行的“窃曲纹”,估计来源于作“s”形卷曲的一首双尾的龙,只是后来图案化了。
  蝉纹是商代、西周最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蟠螭纹盛行,逐渐占了统治地位,把其他花纹差不多挤掉了,它可分不同类型,其特点是每个单元都有两条或更多的小龙纹结成,蟠螭已是完全图案化的纹饰,不再带有任何种种森严的色彩了,这在青铜器纹饰发展史上无疑是一次巨大意义的改革。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另一个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才能,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了充分发展。陶范的选料、配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还有一种毋需分铸的失蜡法,无疑是一种大进步,下面介绍失蜡法工艺铸造薰炉过程:
  1、用泥制范料塑出薰炉内范,使之阴干。
  2、在内范内贴蜡片。
  3、蜡片雕空、刻花。
  4、另用蜡塑料塑出蟠龙和口衔的蜡柱。
  5、塑制蜡质浇口排气通道,并焊接成整组蜡模。
  6、将花料稀释成泥浆,反复涂于蜡模之外形成能承受浇铸铜液所需的厚度,阴干后,取较干的范料包覆于泥浆层外、再阴干或整体的泥花。
  7、浇口杯朝下,烘烧范料,蜡料熔化流出,烧至摄氏600—850度成陶范。
  8、浇铸青铜液前将陶范预热至烧结的温度。
  9、青铜凝固冷却后,脱除内外范割除浇口。
  10、铸成形状复杂的完整薰炉,加以适当抛光,用失蜡法铸造小小的觚,竟需如此复杂的工序。如铸造最大的司母戊方鼎,是商朝晚期现存最重的青铜器,它通高133厘米,口长116厘米,宽70厘米,此器重875公斤。在1939年,河南安阳武宣北地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长方体,深腹平面,底立耳外侧饰双虎食人首,空柱足,四角有扉棱,四壁周边饰兽面纹,足上部也浮雕兽面。这么大的青铜器需多少块陶片,需多少翻范、制模、液化铜汁、浇铸、拼接,没有几百人同时带动是难以完成,所以到了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技术总结性文献的《考工记》也出来了。
  三、 谈谈青铜器的艺术特征。
  它是匠师的创作,古代社会条件下才能最优异、技术最精良的匠师,主要 集中于王朝首都以及诸侯国的都邑内,他们世代相传,其“作品”有一定模式化、固定化、程式化,但由于中国地域大,各诸侯国的传统和技术均不一样,所以会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如中原各国的青铜器古朴典雅,楚国的青铜器装饰细腻秀丽。另外,青铜器的制作有其特殊性,如合范性,一套陶范在青铜器浇铸成型后,就要拆碎,不再重复使用,因而每铸造一件人物(青铜器),等于一次创造,它必须经过由制模到铸成两个过程。由于有这个原因,有一些青铜器看来外观相似,但细察仍有差别存在,这显然有一个个性风格的问题,这样青铜器就有更大的创造性,因而每个时期都能出现杰出作品,他们是卓越匠师的精心创造,更富有艺术方面的价值,中国三代青铜器艺术方面有以下特点:
  1、重视调谐是中国青铜器设计上突出的一条原则,这里说的调谐包括青铜器形的塑造,纹饰的布局,色彩的对比等各方面。
  2、颜色的和谐很早受到重视。
  3、纹饰的图案化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特点,可以说伴随着青铜器的诞生,这种倾向业已出现了,三角纹和乳丁纹也许是青铜器最早的纹饰,齐家文化的残刀柄和七角星纹镜,都装饰着三角纹。
  4、中国青铜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铜器用面形作为装饰,如人面方鼎,人面钺等,但这些人面却不是什么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体形象,如人形的灯和器座或者以人整体,作为器物的一部分,如钟架有配剑人形举手托住横梁,铜盘下有几个人形器足之类,这些人形大都是男女侍从的装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
  5、与这一特点有联系的青铜器的动物形象大多数也并非生物的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塑造而神话化了。
  上面谈到的特点,使中国古代青铜器区别于其他古国的青铜器工艺,成为美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个门类,无怪乎中国和海外的许多博物馆、美术馆都要把中国青铜器陈列在显要的位置,不仅礼器、乐器等大件器物,连一些小件如铜镜、带钩之类,也倍受重视。
  四、 转变期
  中国青铜器发展的最后一阶段,即转变期。即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时期,经过几百年兼并战争及为富国强兵之争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权的性质封建社会,最终传统的礼仪制度彻底瓦解。铁制品广泛使用,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礼仪制度仍然在某些领域存在,但已不是那么严格,青铜器文化的转变在这个时期就更加明显了。
  传统的礼仪制度主要保留在埋葬制度上,如某些墓内或多或少随葬列鼎,列鼎一般制作不精良,给人以粗糙感觉,更重要的是贴近现实的日常生活,如铜币、带钩、铜洗盆、薰炉、车马器、兵器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我想学纹眉眼线之类的纹绣,难吗?要在哪学呢
购买饮水机的申请要怎么写?
小腿酸痛及脚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
宝宝第六个月吓着了可以喝�%B
红瑞发屋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做代帐会计一个月多少钱呀?
从东莞去福建石狮怎样最快捷划算?汽车、火车
大企业如何避免颠覆危机
成都博美装饰城地址
长沙保姆价格。。。
从石油大学到东营火车站坐哪路车
紫燕百味鸡在南京的公司在哪里?我想加盟。或
怎么让笔记本无线网卡发射信号?
武汉武昌办公室装修公司哪家最专业?
鼎有名加盟费是多少?
推荐资讯
中式糕点与中式面点有区别吗?
求解答空调暖风开多少度
做中山润景照明代理商好吗?
漂亮·宝之贝儿童摄影地址在什么地方,我
海韵耳机b209音质怎么样?
一个美术系的大一新生,开学入校需要带什么东
无限极真的吃死人了吗
ps怎么淡化皱纹
消防水泵怎样计算流量
冷光美白牙齿效果好吗?谁做过啊,告诉下!
问问各位亲电脑主要有什么组成
山东德州5开头的电话是哪个县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