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改革文学的发展史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01-09 05:35
改革文学的发展史
最佳答案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改革文学”曾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现象。随着农村实行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经济改革,“改革文学”也应运而生。1983至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创作高峰,在社会上颇为轰动。
1979年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端,着力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乔厂长”也成了改革者的代名词。之后的改革小说中,出现了类似“乔厂长”的“开拓者系列”,如《改革者》(张锲)、《跋涉者》 (焦祖尧)、 《祸起萧墙》 (水运宪)、 《三千万》 (柯云路)等等。还有一些作家对种种社会弊端予以批判和揭露,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合作的戏剧《假如我是真的》就是这一类的代表。高晓声的视角比较独特,他一直关注着普通农民在新时代的变化。他笔下的李顺大、陈奂生都是农村的小人物,作者为他们生活上的改善而欣慰,也对他们思想上因袭的落后的东西给予温情的嘲讽。
1981年底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关注改革对整个社会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带来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有长篇小说《故土》 (苏叔阳)、《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男人的风格》 (张贤亮)、《新星》(柯云路)及中篇小说《老人仓》 (矫健)、 《鲁班的子孙》 (王润滋)、《秋天的愤怒》 (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等。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以农村青年高加林的悲剧,深刻地写出了商品经济对传统农村文化的冲击。
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在题材、视角上更加多元化,初期的理想主义色彩逐渐淡化,作为一种新思潮、新现象的“改革文学”已经结束。但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仍层出不穷。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在打雷闪电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站在树下
女孩子和你说开大招是什么意思
瑞丽市是县级市还是地级市
湘运驾校(邵阳双清区)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
给"次"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为什么 B&O 的 Beoplay A8 那么贵?贵在
英文“ 棋类游戏 ”怎么说
剑道独神的人物介绍
身高170体重50公斤应该穿什么尺码的衣服和裤
韩国电影食物链志勋的扮演者
端午节有几种习俗活动?
烧烤当晚剩下的肉应该放在保鲜室还是冷冻室?
僵尸鬼城不只是温州!
fgo管理室的从者形象如何切换?
铜2+是什么意思?单质吗?
推荐资讯
哪首歌是因为橙光游戏火起来的
异地恋 如果不回你信息你该怎么办,回的回总
二水磷酸铁脱结晶水后,物料变红了,是怎么回
和朋友合作做铁塔基站,有明确分工,交给了他
保洁工具间(太阳宫中路12号凯德MALLF3保洁工
刚出的360动态壁视频怎么不能保存、
车床车螺牙怎么选牙刀和编程
学生教育高中美术实习周记表怎么写
新生干洗店(井源街)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
手机rmvb格式怎么打开
99乘45加45简便运算
刘强东和前任怎么分手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