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剑魔独孤求败武功在哪里学的?

答案:2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3-11 18:15
剑魔独孤求败武功在哪里学的?
最佳答案
高手都是寂寞的、武功都是自己领悟的

  弱冠前所用凌厉刚猛之剑,三十岁前用紫薇软剑,四十岁前用大巧不工无锋之重剑,此后渐进无剑惟有剑之境,此乃绝妙武学境界,也是绝妙学问境界。

  【关于独孤求败】

  1.关于“利剑期”在下也认为独孤九剑是求败在“利剑期”所创,但在笑傲江湖中金庸明确指出独孤九剑的创始人是独孤求败本人
  (风清扬道:“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创制这套剑法的独孤求败前辈,名字叫做‘求败’,他老人家毕生想求一败而不可得,这剑法施展出来,天下无敌,又何必守?如果有人攻得他老人家回剑自守,他老人家真要心花怒放,喜不自胜了。”)第十回“传剑”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风清扬的误传,但在下还是更倾向于把独孤九剑的专利归给求败。在金庸笔下,求败本就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世间人的人物,其惊才绝艳已达到了许多“绝世高手”一生都难以想象的地步。既然他能在约三十年内完全凭着自己的领悟达到“无剑”那神一般的境界,那么在二十岁前总览世间招式,想出破解之法应该不是没有可能的。试想,连王语嫣这样一个对武学丝毫不感兴趣的小姑娘在看了几本(或许是几万本)书之后都能对天下招式的规律领悟得很深刻,何况独孤求败?求败若是在二十岁前也有条件看到类似的书籍,其理解定会远超过王语嫣,那么能够创出一套剑法以破解这诸般招式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2.关于“软剑期”,在下要说的是软剑之胜于利剑,不仅仅是一个“快”字可以道明的。在下认为软剑之胜利剑,是接近于道家“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的理念。无论世间万物还是武学招式,都是锐利者易损,柔软者方久。在金庸笔下,一套武功若是一味凌厉,求狠求快,纯走刚猛一路,就绝不能算是上乘武功。连外家刚猛第一的降龙十八掌都被九阴真经证明了蕴有柔力更为高明。求败在二十岁左右自行领悟了柔之胜刚的至理,因而弃去利剑,改持紫薇,可谓是他武学生涯的第一个突破。
  3.关于“重剑期”,说明一点。“大巧不工”基本就是道家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但“大巧”应该不至于简单得像杨过理解的那样就只是用浑厚内力硬砍硬劈吧。在下认为杨过对重剑的理解很不全面,否则他该能用重剑打败郭靖了(若完全理解重剑,就相当于是四十岁横行天下的独孤求败,郭靖虽然也很强,但胜负应该是没有悬念的)。能被求败称为“大巧”的剑术,必是浑然天成,不拘形式,在无奇中显神奇。世间高手,真正能参透这一层的又有几人?(至今只发现灰衣僧、萧远山、萧峰、张三丰四人。但这四人又是何等人!)
  4 .关于“木剑期”,在下亦认为杨过的理解完全错误。但个人认为求败的木剑级和张三丰的木剑级还是有差别的。一旦想像着一个四十岁后的独孤求败使出想太极剑那样的剑法,不知怎的总会觉得有点滑稽。或者说以柔克刚这样一个道理应该不需要求败等到四十岁后才领悟。在下认为求败的木剑境界,主要是由于脱离了玄铁重剑这样一柄神兵的威力而至。由于重剑威力太大,一旦使用得法,就无坚不催,无强不破,这就大大限制了持剑者以后的境界提高。如果把思维局限在如何用玄铁重剑取胜上,那恐怕不需要任何进展就可以在今后的几万年里称霸武林了。到了“横行天下”的地步,求败还想再自求精进,因此以大智慧弃去重剑。但弃去重剑后该用什么呢?世间之剑,刚柔轻重都用得出神入化了,这时求败悟出了一个更为神奇的至理:“不滞于物”。以往习剑,思路仅局限在如何使用“剑”上,殊不知“剑”只是诸般兵器中的一种而已,充其量是包含武学理念最多的一种,但一种毕竟是一种,一种就意味着局限。求败不想局限,于是“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不止不拘泥于一种兵刃,连“兵刃”这个凭藉都不需要了。在大自然里随手取来一物,便可以之展露毕生修为。对于如此浩然的境界,天下有一人敢抗乎!
  求败在剑冢所放木剑,只是对于“草木竹石”的代表,并不是说他只会使木头削成的剑。对于这个时期的武学理念,张无忌曾在光明顶上用大石、梅枝做了一些蹩脚的演绎。
  5.关于“无剑期”,在下与那位同道的观点就有较大差别了。在下认为求败无剑的境界不是简单的无形剑气。纵观求败前四个时期,明显不是向着无形剑气发展的。在下认为求败的最后一个时期是对局限的又一次突破。木剑期的求败脱离了剑,而达到了万物都可取来作为兵(兵刃)的境界,而这个时期求败悟到了:“兵”也是一种局限,一种束缚。一个人手里有了兵刃,就会不自觉的倚仗这个兵刃来伤敌,而忽略了身体其他部分的创造力。虽说金庸笔下的人物使兵刃时一般都会夹杂着拳脚,但毕竟是以兵刃为主,拳脚为辅。主辅之分本就是局限的一种体现。求败作为金庸笔下最天才的武学天才,成功地脱离了这最后一个局限,从而达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这时临敌(当然,这时估计他早已不需要临敌了)完全自由,无拘无束,恣意挥洒,可谓神魔之境界,真不愧是令我们晚辈深思遐想的“剑魔”!
  顺便说一下,金庸笔下宋元时期的高手多为不爱使兵刃的,但他们使了兵刃绝对是更强,而不是更弱。比如从五绝里找出两个人,一个使兵刃,一个空手对打,有兵刃在手的那人定会占有些许上风(虽然可能很微弱)。不过更高的高手比如萧峰,很可能有没有兵刃都一样,但绝不会没有兵刃时更强。由此可见,无剑“胜”有剑的境界在金庸笔下恐怕只有求败一人能够理解得了。
  综观求败一生,其武学进程一直都在脱弃“所待”。“逍遥游”云:“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无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讲的就是为人的最高境界要脱离“所待”,就是所倚靠、凭藉的事物。求败在这一点上可谓做到了极致,因此才成为了武学境界最出神入化的金庸人物:从“利剑期”到“软剑期”,求败弃去了利剑的“凌厉刚猛、无坚不催”;从“软剑期”到“重剑期”,求败弃去了紫薇的“锋”“工”;再到“木剑期”,求败弃去了“剑”这种兵刃形式;最后在“无剑期”,求败弃去了所有的兵刃形式,从而在武学上达到了庄子向往的完全“无待”之境。这时的求败,放眼天下万物,无一为剑,又无一不为剑,处处为剑,处处非剑。这时的“剑”,在他心中已远不止是一种兵刃,而是包含了天下地上万物生演的规律,古往今来大哲感悟的至理,其涵义甚至已超出了“武”的范围。
全部回答
2001年,金庸到访台湾。《中国(百度)时报》其中一问:“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和独孤九剑相较,哪个更强?” 金庸答道:“应该是独孤九剑会赢吧!” 记者:您的小说里面谁的武功修为最高? 金庸:“这个很难说,不过创武功的人永远比学武功的人厉害,应该有三个人吧,可以说不分上下,如果非得选一个的话,应该是独孤求败吧!” 独孤求败是金庸笔下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剑术的造诣在金学众多顶尖剑术高手中决不作第二人之想。虽然金老如此的吝惜笔墨,不肯多着了一丝的文笔在他的身上,但在《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中若隐若现间不经意而流露出的种种神来之笔还是令人不禁对其神思遐往: 一人一剑行走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得,英雄肃首,长剑空鸣,只好仰天长啸葬宝剑,神雕相伴渡余生。已悟尽,剑中乾坤;只道是,寂寞无奈;乐往悲来,凄然伤怀。 到最后,求败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磋!借用王维《终南别业》中的一语相赠: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文学作品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它通过打动读者而产生感情的共鸣,并且联系与读者的不同人生经历,从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武侠作品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必然也要印证这种规律。但是读者又从独孤求败这一形象里获得了什么感情和经历的共鸣呢? 无我之境! 这里的无我之境绝不再仅仅是武学中的无我的悟性和对无我的洞悉,这其中的无我之境传递到读者这里,已经因读者各自人生经历和自身修养的不同而不断的演变为对人生的无我。无我之境是清代诗人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他在《人间词话》中标举境界,以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同时提到“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金庸先生的独到之处既演绎这一无我之境在他的浩瀚武学中,在中华传统文化底蕴里,从而也开创了焕然一新的新境界,“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这一新的开创在后来者新派武侠小说家古龙那里又一次的得到了验证和新的注释。 独孤求败既是无我之境的开山鼻祖。王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孱孱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金庸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与万种招式里寻破绽,在千般武艺中览漏洞。以无招破有招,有我之境重招式,无我之境重运用。”在这里我们不由得与武侠小说的发展趋势做一比较-----武侠小说的发展大抵上经历了由重人物到重情节再到人物和情节并重,不适合小说的成分相应减少的一个过程------武侠小说到了金庸这里一越而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以郭靖、箫峰为代表的侠之大者,以令狐冲、狄云为代表的隐士,以及独孤求败和张三丰为代表的开创性人物的形象和启迪后来的写作技发,从而完成了这一质的飞越的独孤求败是金学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是不是主人公的主人公,是金学书外的主人公。 独孤求败的淡然登场却又振聋发聩,一个新的时代和风格随之而来,遍查金庸的十几部小说,在独孤求败处着墨屈指可数,并且都是侧面描写,使人们无从具体考究其人其事,只是从后来者杨过和令狐冲的绝世风采里略为瞻仰一番而已。更多的是无尽的想象-----不世之概,时时如见----众多的读者和金庸一起完成了对独孤求败这一人物性格的塑造。“既已心动,则均矣!”杰出的作家在创作时除了体验人物的感情以外,更多的还渗透了作家本人对人物的爱憎,在读者和作家之间,对于独孤求败这一形象的感情共鸣其实又远较作品中的人物来的丰富和强烈。 对独孤求败的评价远不如金学中的其他人物来的多,因为金庸是在用一种新的、尝试性的笔法来写他,新的写作风格和以往大有不同,或者说实际上独孤求败这一形象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建的,作品中只是完成了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要靠读者用自己的不同的人生去注释,而每一个读者对其的不同注释又注定了不可能达成共识,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缤纷复杂的认识体现了真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独孤求败这一形象正是试图去拴识人的本性,无我之境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的境界:要求自己-----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必自我压抑、自我克制------自我克制和自我压抑是同人类追求全面、自由的发展相背驾驰的,因而人们渴望独孤求败那种仗剑纵横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得的生活,向往那种英雄寂寞、古今一人的岁月,在独孤求败身上,人们实现了幻想。而金庸的高明也就在对其的写虚而不写实,让人们无从寻找出此人的日常生活、身世背景,由是达官贵人可以想象,凡夫俗子亦可憧憬,独孤求败可能系出名门望族、世代显赫;也可家图四壁,黎民布衣,“越是能在漫长的年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已以最大感动的,其成就也就越高。”独孤求败,求的是无我之境,败的人生本性。 古往今来的英雄只此一人可称寂寞矣!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超市里有开放的无线网络,信号超强,但手机却
两个多月的狗狗要经常喝水吗
华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
当当读书客户端支持的电子书格式
邦华手机信号怎么样?
大家好请问我想在淘宝上注册了一个店铺,可信
泰国mistine羽翼粉饼s1是不是太白了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培训推荐 江苏南京上学的
一万元如何组建家庭影院(看电影为主,只要功
鹏福大厦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win8系统文件夹属性显示只读是什么意思
离闵行区浦江镇最近给电瓶车上牌照在哪儿的?
棉花巷/西新街(路口)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3000以下的电脑配置,偏向游戏,最好有提升空
5吨的铁和5000千克的棉花比较(  )A.铁重
推荐资讯
若把0.5微法,耐压300伏和0.5微法,耐压250伏
从安阳工学院到易园怎么走
青岛人力资源管理师从哪报名
请问想要学好金融专业的话,最需要培养的是什
新动力汽修厂(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地址好找么,
修家沟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麻姑献寿的唱词
人流一个月后去做汗蒸发汗,对身体好吗?
请问:车辆灯光不全修复后,交警还需罚款吗?
1、甲乙二人在一圆形跑道上跑步,甲用40秒就
华星宾馆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责罚在近义词是什么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