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指涅槃时吗?是菩萨涅槃还是阿罗汉涅槃可得行深般若

答案:5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02-27 19:22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指涅槃时吗?是菩萨涅槃还是阿罗汉涅槃可得行深般若
最佳答案
行深,是修行很久很深的意思。般若是观照的智慧,而不是涅槃。

般若只是引导世人进入涅槃的方法,它本身不是涅槃。

如同你用灯光看路,但灯光并不是终点。般若不是涅槃。

涅槃境界,无觉无观,无有一念,澄一精明。
全部回答
不是人们所理解的涅槃,心经里面所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在我理解,是指一个已经明心见性,开悟的圣人在进行入定的时候,是这么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已经到达已经很高的境界了,开了大智慧。还有一点我得和您解释一下,菩萨与阿罗汉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都是解脱者,只是名词的差别而已,顺便强调一句,阿罗汉本身也是走菩萨道的,都是救度众生的,绝不是自了汉。如果一个修行者只为自己,自私自利,他连初果都证不到,何况阿罗汉。
《心经》很深奥啊。我没学过,不敢乱说。 不过光是这半句,应该是说观世音菩萨在行持甚深智慧度的时候。 般若是指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六度中的第六度——智慧度。这个不是指涅槃。你可以查一下菩萨六度。想具体了知学习六度的话,可参阅《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佛菩萨不住涅槃,不住生死。阿罗汉是偏真涅槃,灭色取空,不能照见。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行,读作heng(恨)音,这里是作名词用,意思为功行,道行。深,不是深浅的深,因为深浅是相对的,是有限量、有边际、有分别的。这里的深,是甚深广大之意,连深也不可得,因遍果满,一切无碍。‘行深’意思是说,观自在菩萨道行甚深广大、圆满无碍。‘般若波罗蜜多’,在讲解经题时已讲过了,意思是观自在菩萨启用众生皆具有的无上般若妙智,照破了无明,以通世法、出世法圆融无碍的真智与真理契合,消尽我执、法执,了却分段、变易二死,到达了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真正大自在了。小乘圣人虽然有智慧,但不是究竟的大智慧,般若不圆,他们只了了分段生死,而未了变易生死,不能说是般若波罗蜜多。 时照见五蕴皆空。 对于佛经,可以各抒己见。《心经》一直被读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为什么我要把‘时’字和‘照见五蕴皆空’放在一起呢?这里需要详细地说明一下。 第一,这里说‘时’,而实无时,皆是善巧方便故。所谓‘时’,实在是由我们众生的妄想构成的。过去,现在、未来、一瞬间、多劫等等,皆因分别而致,无不都是我们思想妄动之故。佛法亘古至今,始终不离当念,本无所住。心动时,因分别所致,有了前时、后时。心若不动,则时时刻刻都一样,无有分别,还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呢?还有什么时间的分界线呢?科学家曾提出,如果我们能够发明一种超光速飞船(现在我们只能达到超音速的水平),那么,好几万年前的事情,均能够显现在眼前。但这仅仅是个理论而已,科学界对此还是望洋兴叹、望尘莫及的。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还远远做不到这一步。然而,我们人的自性却能够起到这样的妙用。假如我们一念不动,妄想不生,那几千年、几万年前发生的事,乃至还未发生的将来的事,都会映现在眼前。天台宗的开山祖师智者大师读《法华经》,当读到药王品时,入于法华三昧,昔时释迦佛祖灵山说法胜会的情景,像电影、电视一样一一显现在眼前。所以说,如果我们果真能彻见自己的佛性、法性,那就不会著在所见一切事物的相上,而只见自性。真见性者,是没有时间分别的。当然,观自在菩萨也在其中了。 第二,前面已介绍了‘行深’的含义。‘行’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时’放在后句首。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观自在菩萨圆证了性体,消尽了我执、法执,了了分段、变易二死,到达了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道行甚深广大,圆满无碍。时时刻刻照见五蕴皆空,真空显妙用,五蕴都变成妙用了,时时刻刻大自在,没有任何苦厄可言了。 第三,如果把‘时’放在前句尾,且把‘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中的‘行’当作动词讲,那就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时,则可照见五蕴皆空;而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时,则不会照见五蕴皆空。由此又会出现一个问题,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呢?犹如一些人提出‘明心见性的时间有多长’一样。我们修法,例如修禅宗,参一句话头,参到破本参,开悟了。这个破本参,是‘前念已断、后念未生’,这个一念不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呢?五分钟?十分钟?还是更长时间?开悟了之后又怎么样呢?念头一起不就完了吗?我们做功夫,是不是要把这个无念的时间保住并延长呢?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今天讲到这个‘时’字,有必要和大家讲清楚。 首先,我肯定地告诉大家,上面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假如真的见性,一见就彻见,一见就永见,就时时刻刻处处见性。绝不是一时见,一时不见;也不是上座修法时见,下座就不见。不存在见性的时间一开始是多少多少分钟,然后再慢慢地保住并延长这个‘无念’的时间。这纯属不懂,不明白什么是性,不晓得见性是怎么一回事,纯属胡猜乱想,并且对于‘无念’的理解也是错误的。所谓‘无念’者,是念起不住、不停留,绝不是说多少多少分钟没念头。那是死的,压制念头不起,是不能起妙用的。即使压制念头不起的功夫修成功了,也只能变成木头、石头,这不是佛法的真谛。佛法是要应缘起用,起大机大用,利益群生。佛法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假如一念不生,死在那里不动,那么,他还能起作用利益群生吗?他还能努力工作,为众生服务吗?既然发挥不了作用,没有什么用处,那么佛法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认识。我们一旦识得佛性,这个佛性是要应缘起用的。我们只要认识它,而不著相,没有私心杂念,就能够起大机大用,就能够无为而无所不为,就能够证成佛果。成佛是活泼空灵的,不是死板僵化的,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黄山谷是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大文学家,诗词字画都很好。他参禅的时候,晦堂禅师就叫他参一句话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因为黄山谷是个读书人,是儒士,所以,他的师父就叫他参孔老夫子的这句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就是说:你们这些学子呵!以为我有隐密吗?我这个老师给你们讲道有什么隐藏之处吗?‘吾无隐乎尔’。我和你们是开诚布公、心心相印的,没有什么隐藏、保密的地方啊。黄山谷当然理解孔夫子这段话的含义,说了许多义理,晦堂只是不许。黄山谷想:‘我是儒士,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师父这样做,不是有意刁难我吗?’心里很不痛快。有一次,他和师父去游山。当时,正是阴历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风吹来一阵桂花香,黄山谷不禁脱口而出:‘好一阵木樨香呵!’木樨就是桂花。他的师父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这是稍纵即逝,千钧一发之机),点他道:‘吾无隐乎尔!’闻到桂花香的是谁呀?是不是有隐蔽之处啊?是不是和你有隔阂呵?‘啊!’黄山谷当下悟道了。这时,他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心里很是惭愧,立即给师父顶礼致谢。 所以,明心见性的‘性’不在别处,就在当下,时时刻刻在你的作用之间。这个性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并没有遮藏,没有隐蔽,也没有隔断,关键看你是否悟到它。真的开悟见性了,则一见永见,时时刻刻都见。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多生历劫业障深厚,恐怕一见之后,还会被夙世的业障遮蔽了,所以会时见时不见?’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古人说:‘千年暗室,一灯能明。’就是说,这个房间虽然关闭著,黑暗了很长时间,一千年或者一万年。但是,你一旦打开开关,电灯立即就亮了,并不是慢慢地亮起来,也不是亮了一下又黑掉了。那么,这黑暗的房间不论关了有多久,也就一下子通明了,房间里的一切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纵然以后这个房间的电灯又关闭了,你也会知道这个房间里放著什么东西,以及它们都放在什么地方。我们经过历劫生死轮回之苦,业障固然深厚,但是一旦觉悟了,见到了我们的本来,见到了我们自身的佛性,那么这个性就时时刻刻在你的作用当中。你无时不见,无处不见,时时刻刻都彻见,时时刻刻都在性海当中显相起用。随便你在动忙之中,乃至于性命出入之间都彻见。这便是一见永见、一见彻见。但我们又不能著在见上,只是显相起用而不能著相。如果著在见上,那么这个见还是成问题的。 一位禅师曾经这样形容性的作用:‘夹岸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意思是:大路两边的桃花树,经过一场大风雨后,落下来的片片桃花遍地皆是。若骑马从这里走过的话,从什么地方能避开残红呢?残红就是落在地上的桃花残片。什么地方能踏不著桃花残片呢?这就是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一切都是性的作用,一切现象都是性的显现,你就在性海之中,你能离开性吗?它时时刻刻都在你六根门头放光,都在起作用,都在显现。不管你认识没认识这个性,你一直没离开过它,也逃避不开性的作用。没有这个性,你就根本不能起任何作用,我也不能在这里讲经,大家也不能听,乃至一切事都不能做。然而,我们所见所做的种种事情俱是梦幻,一旦梦醒,一切均了不可得。‘见性’也是假名。梦时说见性,是在梦中说。一旦醒来,再说个‘醒’,则属多余。所以,不要执著在见上。 ‘时’字的含义,我们结合明心见性做了较详细的说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也是同样的道理。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没出没入的大定。《楞严经》中讲的楞严大定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所谓大定者,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能时时刻刻对境无碍,时时刻刻对境不生心、不动念、不迷惑。所谓大定者,即是活泼空灵、大机大用、无出无入。倘若有时不生心动念、不迷惑,而有时却生心动念、迷惑了;对某些境界不生心动念、不迷惑,而对另一些境界则生心动念、迷惑。也就是说其定是有出有入的,那就不能说是大定。所以,修观照法门的修行人,一旦功夫成熟了、圆满了,消尽了我执、法执,了了分段、变易二死,登到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道行甚深广大、圆融无碍,真正大自在了,那就时时刻刻‘照见五蕴皆空’了,五蕴无时无刻不在显妙用,也就度脱了一切苦厄。这乃是‘时’放在‘照见五蕴皆空’前面的内涵所在。
楼主善思惟! 关于“涅槃”,先看一句经文:“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槃” 如上经文,可以看出几个结论: 其一:一切万法,都是缘起法:必有另外的法先于此法存在,作为此法的缘起。而这样的法,因为是“依他法而生”,必定会在外缘坏灭时随之坏灭。所以叫“缘起性空”。所以叫“不实之法”。 其二:“不实之法”(生灭法)之外,还有另一种法:真实之法。这样的法,不是缘起法:没有任何一法能够先于他存在,作为他的缘起。因此,这样的法不是“依他而生”,而是“本来自在”:无始劫以来,自己就在那里;所谓“不与万法为侣”。这样的法,才有资格叫做“真实之法”(不生不灭,本来自在,非从他生)。 其三:如来法身,就属于上述“非从缘起”的真实法。而这个法身,就叫做“涅槃”。 如上,涅槃是如来法身独住的状态,必须灭尽一切法,唯余真如独存。这样才能叫涅槃(无余涅槃)。在此涅盘中,由于灭尽一切可灭之法,因此绝无一丝一毫的觉知性。所谓“灰身泯智”。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去“行深版若波罗蜜多”呢? 悟后菩萨的涅槃,却与上述不同。属于“有余涅槃”。但是,这个有余涅槃,却与阿罗汉入灭之前暂时活着的有余涅槃又不一样。阿罗汉的有余涅槃,是自知寿终之时,必定灭尽自己的一切法,唯余“涅槃本际”独存。是“将灭止生”。而悟后菩萨的有余涅槃,却是不灭一切法的同时,真实触证了“涅槃”:自己的法身。真实现观了所谓的“涅槃”是何种样貌,是如何运作。因此,菩萨不会再像阿罗汉那样:用“灭尽一切法”的方法去取涅槃。而是在不灭一切法的情况下而证涅槃。 在这个意义上讲:一切阿罗汉未证涅槃,未能发起般若智慧。唯有悟后菩萨方能证涅槃,真实发起般若智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萨因开悟明心的原因,现前观察到这个“本来自在,非从他生”的真实心,因此能够发起般若智慧,以深妙的般若智慧,观察到五蕴等一切法,不过是这个空性的真实心所出生;五蕴等一切法,其实与这个空性的真心“非一非异”。因此能灭一切苦厄。 (如上请搜末学短文:“《心经》直译”) 南无观自在菩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统计学要用什么软件,对电脑的配备高吗?
请问,摩托车下乡补贴从开发票起多久会过期?
中国电信帝景家园营业厅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
鲁比·罗丝是男是女
武汉住房公积金交多少
跪求竹内のぞみ(竹内望)-!Exclamation! 102cm
想去考驾照,但我在网上看题目太多了记住的话
调解协议是否可以一式两份?是否符合要求,不
怎样报名南宁市西大附中报名2012招生考试
怎样破解QQ访问权限
中国联通梦心数码手机大卖场我想知道这个在什
萌学园1到6季百度云资源谁有
请问麻核桃是什么,是文玩核桃吗?
QQ会员3级。过期了。过几天在冲。会变1级的?
王浩楠将来的老婆是谁
推荐资讯
我穿上这条裙子好看吗?的英语怎么说
关于变电站辐射的问题世卫是怎么说的?
玄幻小说和同人小说哪个比较吸引人?
佳能powershot sx220 hs 价格1800元正常吗?
140奔驰s320风扇皮带怎么上
花掌坡村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ln(-m+√1+㎡)有理化,怎么求
恒宇数码通讯科技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
如何清理电脑上的垃圾! 我电脑内存满了!急.
前两轮后一轮摩托车40万的是什么牌子
靖滇铝材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为什么高斯奥特曼无法感化恋世鬼恋鬼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