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如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答案:2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2-23 11:23
如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最佳答案
当前,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各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优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做出专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均处在边开展、边探索的过程中。为了统一内部执业标准、增强审计人员的动手能力、保证审计质量,参照现行审计准则,事务所内部建立一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个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注意事项。 审计重点是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而审计程序和方法是针对审计重点问题确定的。一般来说,可供选择的审计方法除了年报审计常用的方法外,尚有:调阅会议记录、管理机构形成的决议等重要决策文件、企业经营目标资料、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内控制度等资料,与企业人员约请谈话、审阅内部审计报告、外部调查、延伸审计相关单位等程序。 其次,要对项目组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培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概况、审计的大致流程、审计工作底稿要求、审计工作方案、部分事项的特殊审计策略等。...当前,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各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优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做出专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均处在边开展、边探索的过程中。为了统一内部执业标准、增强审计人员的动手能力、保证审计质量,参照现行审计准则,事务所内部建立一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个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注意事项。 审计重点是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而审计程序和方法是针对审计重点问题确定的。一般来说,可供选择的审计方法除了年报审计常用的方法外,尚有:调阅会议记录、管理机构形成的决议等重要决策文件、企业经营目标资料、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内控制度等资料,与企业人员约请谈话、审阅内部审计报告、外部调查、延伸审计相关单位等程序。 其次,要对项目组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培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概况、审计的大致流程、审计工作底稿要求、审计工作方案、部分事项的特殊审计策略等。 第三,要在审前调查阶段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主要包括: ——收集各审计年度的年报决算数据库,包含企业集团内每一个企业历年审计报告、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重要报表项目的明细信息。同时,收集齐各年决算软件安装盘安装决算软件。 ——收集集团公司内审部门及下属子公司内审部门各年度的内审报告,一方面可以供审计人员直接利用,或者稍加分析或延伸审计就可得出审计结果,也可将其确定为一项审计线索或者审计重点。 ——收集审前调查阶段确定为审计重点或审计重要事项的相关材料,与这些事项相关的企业会议记录或会议文件、纪检材料、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如果在此阶段能和企业监事会取得联系的话,最好从监事会取得一些资料,监事会对企业的一些事项已有结论或资料比较完整。 把握操作要点 在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审计事项事实清楚、证据齐全、结论准确、程序到位,必须把握几项操作要点: 首先,项目负责人要及时查阅企业管理机构的会议记录和文件、集团内审报告、纪检材料等。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大经营事项、一些违法违纪事项在这些材料中均有体现,其中有必要进行审计的事项涉及到某个审计小组的,要及时将这些材料传递给相关审计小组。 其次,要针对小组发现的审计事项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支持。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经济事项的合法合规性需要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来界定。 第三,要随时走访企业员工和相关当事人,进行访谈。访谈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审计线索或找到审计的突破点,也可就一些审计发现事项听取企业员工的看法,对事项涉及的当事人可以了解事情的原委或真相。 第四,要理清审计思路,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对审计实施方案作出适时调整。项目负责人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确定审计的侧重点,确定要审计的关健问题,防止造成时间的延误和审计资源的浪费。 第五,要不定期拜访原任和现任企业负责人,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一个必须要履行的程序。多和他们沟通可以充分取得原任和现任企业负责人的支持,取得他们对审计组工作的理解和重视,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被审计方产生抵触情绪。 第六,要注意沟通方式。沟通过程中尽量使用书面沟通方式。一是可以取得当事人的重视,明确相互责任及事项配合时间要求;二是企业一般会明确一个审计联络人,采用书面沟通方式方便联络人开展工作;三是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原企业负责人的审计,审计需查证的问题往往比较敏感,必要时可由企业现任负责人在书面沟通函上进行批示,明确配合部门和时限,以打消配合部门和当事人的顾虑。 第七,要对下属企业交换意见进行适当控制。交换意见可采用阶段式方式进行,不必在审计外勤结束后一次进行。下属审计小组交换意见以前,尽量由项目负责人先进行复核,事先复核可以在现场及时补充证据或进一步查证。交换意见时也可以暂不下审计结论,但事实描述一定要清楚完整。 第八,审计组进场后要将审计承诺函交给被审计单位。可要求被审计方按审计组提供的格式范本作出承诺,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就格式范本中没有作出承诺的事项向被审计方提出承诺要求。由于被审计单位下属子公司在审计期间经常会发生企业负责人或经办人员的变动,可要求企业在发现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存在瑕疵时一定要书面告知审计人员,以分清双方责任,项目负责人在设计审计承诺函时也要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相关热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论文论文
全部回答
近几年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和内容,在正确界定和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及全面履行职责,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及全面履行职责,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就会影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提高。笔者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结合几年来工作的实践,下面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先审后离”的原则难以贯彻执行。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都明确指出“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部职务的变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务变动,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一般人不可能先知道,由于种种原因使“先审后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多数领导干部的职务变动,是离任在先,审计在后。离任者己离岗,接任者也已经到位任职,有的离任者人走了好久才进行离任审计,时过境迁。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已经失去了考核、监督的意义。一方面,审计只能对离任者进行追溯性的审计。审计中,审计对象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都能接受,但涉及到审计处理处罚时往往有较大的抵触情绪,认为前任发生的问题要由现任领导承担,总觉得委屈,有替别人受罪的想法,这种“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审计处理处罚带来了很大难度,违背了审计执法监督的客观公正和严肃性,达不到警示和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审计结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充分利用和重视,体现在干部管理和监督上,出现了你审计你的,我该提拔重用的提拔重用,干部监督和审计监督互相脱节,违背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初衷,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其职能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隐性风险易给组织部门造成被动。 2、临时性和计划性的矛盾。目前领导干部的提拔调任,大多是经组织部门考核,党政班子研究,公示通过后任命,一种情况是,呈批量进行,形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集中的局面。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绝大部分是在审计对象已经离任,才通知审计部门进行审计,造成了任务安排上的临时性,影响了审计部门审计工作的计划性,而且有时离任审计限定审计时间,审计结果要的急,致使审计环节难以衔接,很多时候只好暂停手中正在进行的计划性审计工作,先去完成临时交办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如果与计划内时间性也很强的审计项目冲突,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审计重点难以把握,审计内容难求深,求准,评价也很难做到全面,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也给审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审计风险。 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又是一项时间跨度大,工作量大,群众期望值高的综合性审计工作,且多为临时交办的任务,这就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高,政策性强,责任大。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目前审计人员中存在以下状况:其一,在掌握宏观经济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通晓国家各时期大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更新较慢。其二,在审计项目多,审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就临时搭班,抽到谁是谁,很难保证人员质量,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抓不住要害,分析不够透彻到位。问题揭示肤浅,深度不足,广度不够,评价不够准确恰当,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其三,绝大多数审计人员为财务人员,熟悉会计专业知识,或熟知一两项其他业务,而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企业很多的重要业务部门,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客体评价的全面和准确。其四,个别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有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畏惧权贵,明哲保身,大事化小;有的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有的自以为是,不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加强,势必影响审计质量,达不到审计效果。 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1、坚持离任必审,先审后离的原则。如果离任不审,造成的损失就会职责不清,无法追究。如果先离后审,就会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往往使审计流于形式,势必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如须先离后审,也应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任命的组织程序,切实做到审计结果出来以前,不得完成实质性交接,不得解除应由离任者本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对轮任、免职、辞职、退休的领导干部,可以先审计后离岗,也可以先离岗后审计。对属拟升迁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应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纸调令到手,拍拍屁股就走”的不良倾向,更重要的是为组织部门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了一个回旋余地,使审计评价更客观、用人更得当,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上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部门的威信。也有利于新老干部交接时做到离任者交得清楚,接任者接得明白。对审计来说,能得到被审计单位和离任者的积极配合,使审计结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2、加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每年年底前,按程序由组织部门提出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计划,与审计部门协商,确定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计划,报主管领导审定后,由审计部门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计划管理,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组织部门应事先似定离任审计计划,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应提前通知审计部门,以便及早组织审计力量,做好审计准备。审计部门应主动与组织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制定年度离任审计计划。 3、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根本。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低,综合素质不高,尽管近几年也组织学习、培训,但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这也与所处环境和接触范围有很大关系。承办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问题的取证,定性,法规的理解和运用等诸多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审计技能,同时又有别于其他外部审计,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长期在一个单位共事,受到的各方面干扰和影响会更多。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含鞣质的食物具体有哪些
作者为什么说金丝峡中最有趣的是道路。
超市里买的龙虾 能养家里吗?
应届生找工作去国企还是民营上市公司如何选择
1000到2000什么牌子的电视比较耐用,质量好就
南昌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怎么登入不了网站
苑利加油站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情
HBuilder里面复制行代码的快捷键是什么
电脑中没有装Mathtype,现在有一文档,公式用
湖北兴凯矿业有限公司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播种子时要不要放尿素
杨氏养生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中国直销法是不是规定个人只能获得百分之三十
河畔花园北门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为什么是五尊文殊菩萨
推荐资讯
毛血餐后2小时糖值是多少
证明Xn=(1/2)*(3/4)...(2n-1)/(2
从杨家湾到黄陂横店怎么坐车
韩语 我很喜欢韩国 怎么说
李公祠大街/海河东路(路口)怎么去啊,有知道
东京esp超能力是哪里来的
小梨树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卫生间吊顶上黄黄黑黑的用什么擦
宏达汽车维修站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东川区水平肉牛养殖厂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
家里养了几只母鸡半年了最近开始下蛋了 但是
南天五金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