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三门峡的传统文化?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9 14:48
三门峡的传统文化?
最佳答案
河南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
三门峡湖滨区向阳村的“百佛顶灯”为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走着梅花步表演民间绝技。“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足以让人感觉到“佛光无边”。

相传,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位于长安、洛阳之间的陕州早受到影响,一时间寺院林立。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阳)讲经,途经陕州,各寺主持、方丈闻讯跪道迎留讲经。因其学问广博,使听者如醉如痴,当京都复旨催促,众人才知误了大事,连夜送高僧入京。时值正月,各寺僧众百余人,手持灯笼,隆重送别,引来不少群众围观。佛教有一规矩,即见俗人便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可众僧手提灯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止步不行。为难之机,机灵和尚,从灯笼中取出灯碗来,放在头上顶着,既能照明,又能腾出手来,高僧便口颂:“善哉!善哉!”众皆效之。后来每逢正月,陕州城众僧人便顶着碗灯,在城内讲经数夜,招徕听众,光大佛门。久而久之,顶灯便在陕州城流传下来。

“百佛顶灯”在元宵节前后表演,供群众观赏。

灵宝道情皮影

灵宝道情皮影的产生可追溯到明代。它在当地已热热闹闹地唱了几百年了。起初,它由当地官宦人家或秀才、举人自拉自唱,后来流传到民间,遂出现道情艺人和唱板。历代艺人不断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后来又移用皮影表演的艺术形式,并借鉴戏曲音乐中的打击乐,使原来的“说唱道情”逐渐演变为富有灵宝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剧种。

民间剪纸

三门峡民间剪纸艺术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工艺清湛,富于豫西民俗特色,形成艺术风格的有卢氏剪纸、灵宝剪纸和陕县大营剪纸。

三门峡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分类:一是传统题材,主要有莲花葫芦、葫芦戏莲、鱼戏莲、蝶戏莲、葫芦娃娃、开口石榴、百鸟朝凤、虫鱼花鸟等图案,主要体现的是远古人民对生命的崇拜的艺术表现。

绷 口

绷口艺术是古代民间传统的编织艺术。太平艺术的象征,所用材料大量是彩布。户家自愿筹集,展览后仍归原主。绷口可以时隔多年扎一次,也可以一年之中相继出现。它结构灵活,易于反映变化着的时代,是反映集中心愿的民间传统艺术。

“绷口”产生于渑池县东南天池镇的天池村。每年的清明年,东天池村为与张村争请“白衣奶奶神”将“白衣奶奶庙”的庙会移到本村举办,将春节期间的神绷彩门集中起来,吸收各家之长,统一设计,精心组织,结构成一座十分壮观的形似城楼的大彩门,立于村头,这种集体本村文化艺术的大型彩门就叫“绷口”。

黄河灯

黄河灯是渑池县民间传统游艺形式之一,清代时由山西省传入县东仁村,当地群众十分喜爱这一活动。由于它规模宏大,走道曲折,易使人入迷,而取名黄河灯。该灯同数千根木杆串连排一方阵作为外围,再用麻杆或高梁杆作为灯柱,插在地上,高约4尺,柱距5尺,柱上设灯,灯柱之间用松,柏树枝装饰成灯壁并占缀纸花。出入口处搭成彩门,观灯从入口处入,沿走道前往,不得越灯壁乱闯,很难找到出口,犹如走出迷宫,左右回旋,妙趣横生。

舞 蹈

三门峡市的民间舞蹈,以狮子舞、龙竹舞、旱船舞、高跷舞为主,风格迥异,丰富多彩,散发着浓郁纯朴的泥土芳香。其中大部分是在传统节会中表演,春节、元宵节最为集中。舞者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一)界北花鼓 又名地唠子,流传于三门峡市卢氏界北一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二)界南花鼓 俗称过街唠子。这种舞在卢氏县西南山区一带比较盛行。表演形式同界北花鼓大同小异,由二人或三人表演,扮演者仍是儿童。

(三)陕县花鼓 流传于三门峡市陕县一带故而得名。每逢灯节、庙会活动时,“花鼓”在社火队伍中间进行表演。

(四)三条腿 流行于陕县大营乡,在“坠子”的基础上吸收了高跷的演技,又创造了四条腿。这种表演形式比高跷、平垛、坠子演技高难,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力量。

(五)渑池棒棒鞭 又名打花棍,起源于山西平阳,后流传于渑池县仁村乡发科岭村。棒棒鞭的道具比较简单,演出场地不拘,街道、广场、台上台下都可。

(六)陕县棒棒鞭 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演出时,人数不限,有男有女,扮演的角色有花旦、小丑、老旦等。

(七)义马狮子舞 起源于三国,盛行于南北朝。解放初期,狮子舞的表演一般是为了婚娶、节庆等,人们相聚歌舞,以示吉利。

(八)百佛顶灯 又名和尚顶灯。起源于东汉早期。流行于黄河三门峡(古陕州路)一带。

(九)亚武天锣 流行于灵宝市豫灵镇杜家村一带。

(十)渑池推小车 流传于渑池县张村乡杜家村一带,由二人表演

社 火

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均有社火活动,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娱乐性强。社火是一项集声乐、器乐、舞蹈、杂技、滑稽小品为一体的群众性综合艺术活动,内有高跷、芯子(或叫垛子)、旱船、海螺、锣鼓等。一般在元宵节前后大闹3天,俗称“耍社火”、“出社火”。出社火前,3至5名青壮年扮作骑士,骑头系红绸马,沿社火路线往返跑三次,俗称“摆青”。摆青后,正式出耍,队形是马队(有地方称“百马”)前面开道,三眼铳两面助威,锣鼓彩旗方队之后是社火节目,高跷队在前,中间是草垛(芯子),最后是坠子。香案、海螺、旱船队伍少则几百人,多达上千人。

(一)灵宝芯子 流传于灵宝阳平乡一带。灵宝芯子分制竿与捏竿两步。

(二)陕县芯子 称垛子,又称背台。陕县芯子是豫西地区民间舞蹈中比较古老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五,“芯子”以惊险的造型、优美的艺姿在社火队的表演中别具特色。

(三)大营芯子 流行于陕县大营乡故而得名。坠子是在民间社火中最热闹、最欢快而又最滑稽的压轴节目。不但能正面教育观众,还可以用幽默诙谐、讽刺的手法揭露社会上各种弊端,被誉为“活的漫画”。

(四)陕县跑马舞 因流传于陕县一带故而得名。该舞多于春节、元宵节喜庆时在广场、街头同狮子舞、坠子、旱船等节目一起表演。

(五)鹤蚌舞 起源于寓言“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在湖滨区等地广为流传,已有百多年的历史。

(六)三门峡秧歌 流传于三门峡市各县(市)、区,是豫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一种是新兴的民间舞,另一种是传统秧歌舞。1991至2000年,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兴起了新民间舞,它以民间舞蹈风格为基调,融入交谊舞、健美操、时装舞、迪斯科等。1995年全市举办的“保险杯”老年秧歌舞比赛,各县共12个代表队参加决赛,人数近千人。

(七)卢氏社火 卢氏社火在演出时,队形威严、整齐、形式壮观。一般在演出前必有探马。后面是旗队,有旗牌和彩条旗,旗队后面是四根一米多长的长铜号,其后是锣鼓乐队,再后就是:狮子、龙灯、旱船、背台、花鼓、竹马、鹤蚌等节目同时表演,表演伴奏多为弦乐和打击乐。卢氏社火从类型上可分“文社火”和“武社火”。卢氏社火最常见的民间舞蹈是:狮子、龙灯、旱船、竹马、十二象、背台、鹤蚌、抬垛等。

(八)灵宝社火 灵宝社火包括:高跷、芯子、锣鼓、倒骑驴、旱船、海螺、狮子、龙灯、推小车、大头娃、探马、后垂子、秧歌等。其中高跷又分高(五尺)、低(三尺)两种。灵宝市每个乡、(镇)都有社火队,最具特点的是阳平乡东常村和西常村的挑社火、骂社火,通过挑斗、嬉骂等各种形式来达到娱乐教育的目的。

(九)陕县社火 陕县社火是三门峡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民间游艺活动。其队伍编排大致是:马队开道,规模最大的马队近百匹,人称“百马”;三眼铳放炮,震耳欲聋;旌旗先导,锣鼓喧天,气氛热烈。接下来是社火节目:高跷队在先,平垛队居中,坠子队殿后,再后就是表演的各类节目,有:旱船、花棍舞、跑马舞、小车舞、九莲灯等十余个。

(十)义马社火 义马市社火的特点,是以工矿单位为主出社火表演。每年元宵节,义马市组织有6个煤矿、3个大队参加的规模宏大的社火队,表演者一千多人,节目以狮子舞为主。

(十一)湖滨区社火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附近崖底乡、交口乡、会兴乡都要进城耍社火。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乡耍社火的人数逐年增多,规模越来越大,节目形式和内容有了新发展。除了传统的民间舞蹈如旱船、龙灯、狮子、骑驴、鹤蚌舞、秧歌舞等节目外,崖底乡向阳村的大型民间舞蹈“百佛顶灯”更是驰名中外,在国际民间舞蹈比赛中曾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中华一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迪奥好用吗
2013无锡供电公司总经理
凤眼菩提的寓意
我是昌吉初三的学生 成绩一般 喜欢美术 并有
小孩20天了,用什么纸尿裤比较好呢?
我想在重庆加盟开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请问重
免洗护发素什么牌子的比较好?
关于情商教育的演讲!
在深圳招商银行开户炒股要收手续费吗,好像以
大家觉得黄婉婷唱的网络小说《沙漏》主题曲好
散光眼是怎么回事
新房装修预算清单中的猫腻你知道吗?
怎样提出诉讼请求?
小宝宝的脖子大概什么时候会变硬啊?
头发老断是怎么回事?轻轻一扯头发就断无
推荐资讯
国产卫浴哪个比较好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的专业课程具体有哪些?
听说香港新开了一个3D奇幻世界的景区,圣诞节
从瑞安飞云去温州游乐园要坐什么车
新生儿胆红素正常指数
中国移动通信(二十里铺村七一北路西侧)地址在
谁用过哪些祛疤产品?可以推荐一下,效果如何
中国电信(岢岚营业厅)地址好找么,我有些事要
上海哪里有卖潭木匠梳子的店?离松江最近的
四十九和六百八十八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吊机用什么型号的回转支承?
湖北鄂州市华容区葛店镇开发区农村建房子
手机登qq时,显示手机磁盘不足,清理后重新登
刺客的套装怎么选啊?